2024-2025学年(下)六安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选自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合集》,本文是一篇演讲词,提出来“敬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B.傅雷,著名文学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伏尔泰等作家的名著,翻译作品达30多部。

C.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用毕生精力写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王选,被称为“当代毕昇”,《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作者在北大的演讲稿。

B.《儒林外史》描写了21对兄弟,王仁王德、严贡生严监生、汤奉汤奏、余特余持等兄弟形象刻画得十分成功,最先出场的兄弟是二王,最后出场的是二徐。

C.《卖炭翁》选自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在四川草堂时所创作的,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D.中国文化崇尚“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方式,也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xǐng shù 绕(yíng   然而止(jiá

B.miè   涡(xuán   立(chù 阳奉阴wěi

C.途(zài   诚(qián   回(   而至(zhǒng

D.默(jiān 日(   jìng   其实(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 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C. 谈起电脑,互联网,他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军阀张宗昌胸无点墨,却喜欢附庸风雅,常常闹出丑剧,真是贻笑大方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你认为画线句子中,哪个词应该重读?为什么?

应该重读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经丧乱少睡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小石潭西南一带溪水曲折之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即使饱受磨难,我们也应像陆游笔下“______________”的梅花(《卜算子·咏梅》)那样坚贞自守,不改本色。

(3)人生的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种凄凉苦楚,只有身经离乱、夜雨难眠的杜甫才能懂得;“______________”(《卖炭翁》),这种矛盾辛酸,只有生计艰难、衣不御寒的卖炭老者才能体会。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   A两眼紧紧地盯着他,听得入了神。

“小弟弟,我小时候跟你差不多,”B说。“浑身是劲,总想反抗,就是不知道力气往哪儿使。我家里很穷。一看见财主家那些吃得好穿得好的小少爷,我就恨得牙痒痒的。我常常狠劲揍他们。可是有什么用呢,过后还得挨爸爸一顿痛打。单枪匹马地干,改变不了这个世道。你完全可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好战士,一切条件你都有,只是年纪还小了点,阶级斗争的道理,你还不大明白。小弟弟,我看你挺有出息,所以想跟你说说应该走什么路。我最讨厌那些胆小怕事、低声下气的家伙。现在全世界都燃起了烈火。奴隶们起来造反了,要把旧世界沉到海里去。但是,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需要的是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而不是战斗一打响就像蟑螂躲亮光那样钻墙缝的软骨头。”

B紧握拳头,有力地捶了一下桌子。他站起身来,两手插在衣袋里,皱着眉头在屋里大步走来走去。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选文中的人物A是_______________,人物B是_____________。(填写人名)

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对选文中的划线句加以赏析。

“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需要的是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而不是战斗一打响就像蟑螂躲亮光那样钻墙缝的软骨头。”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儒者之豪迈

徐百柯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1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2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

3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4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5积累链接: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的读书方法的句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题目:走进   深处

要求: 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②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材料

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电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满怀困感,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倚在教室窗旁,摔着书本,读着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方向;也许……

请以“我心中的那道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②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