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横线处所填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
①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不断创造出卓越的文明成果,让中华文明更加熠熠生辉。
②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③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2、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才30多年,故乡的模样就全变了,真是沧海桑田,怎能不让我感慨万千呢?
B.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人们追溯历史的渴求也不会停歇。
C. 前不久国学知识竞赛主办方所出的试卷题量之多、难度之大,令参赛者叹为观止。
D. 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4、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驰骋 仿徨 罗汉豆 不修边幅 销声匿迹
B.浮燥 腐蚀 草坝子 自园其说 天衣无缝
C.喧腾 告诫 岳阳城 袖手旁观 阳奉阴违
D.怠慢 脑畔 马前足 风云变幻 海枯石滥
5、古诗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恐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B. 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这些表现出诗人穷困痛苦的生活状况。
C. 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D. 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6、古诗默写
(1)谁家玉笛暗飞声,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3)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诗《逢入京使》)
(4)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 。 , 。
7、阅读名著《傅雷家书》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________ (人名)——著名钢琴大师;_________(人名)——英语特级教师。
(2)对选文中对“赤子之心”和“孤独”,你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
(3)在儿子长大成材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唐淼的《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完成下面小题。
①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②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
③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1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41度48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气温却是-11.5℃。
④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9℃。而广州1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还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0℃。
⑤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
⑥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5℃左右。
⑦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
⑧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侵我国。
⑨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年来曾经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气温还高达31.6℃,人们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礼”,气温居然下降到7.7℃。后来,温度降至6℃,在短短的两天中,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
⑩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气温为19.9℃,傍晚冷空气来袭,第二天气温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24日早晨,气温再创新低,达到-10.6℃。
⑪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1】内容理解与概括: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说明文的语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
【4】说明顺序及其作用:选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9、请以“我要为自己领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