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内江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suǒ   怠(xiè   戛然而止   纷至踏来

B. pàn   绕(yíng 亭台楼阁   穿流不息

C. 旋(   销声匿迹   不知所错

D. 皱(zhě   媚(   怒不可遏   接踵而至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老师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遇到需要帮忙的人,他绝不会袖手旁观。

B.三月的江南,到处是一片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大好春*,令人流连忘返。

C.大雪连下了几天,公路上的一些广告牌都销声匿迹了。

D.在世界杯乒乓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新产品研制成功的喜讯很快就 来了,不少地方或打来电话或发来电报表示祝贺。

②谁来为这些弱势人群 正义?

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 走过我的身旁。

A.颂扬 声张 泰然自若

B.传扬 声张 泰然自若

C.传扬 伸张 悠然自得

D.颂扬 伸张 悠然自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 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 动物不似人类有太多感情与文化的羁绊,它们拥有的是天堂般纯洁的挚爱。

D. 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东方,她正日益强大、蒸蒸日上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访余昌言不遇留题

陆九渊

驴清晓破平芜,来访故人村外居。

门掩却寻山背路,堂虚惟阅案头书。

不知车马从何往,借问僮奴归得无。

留待西风日停午,只听松竹响萧疏

(注释)①陆九渊: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宋明两代“心学”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蹇(jiǎn):跛足。③萧疏:清冷疏散。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写了作者探访友人,并促膝长谈甚欢的情景。

B. 首联交待时间与事件,“蹇”“破”写出了“访”的不辞艰辛,“清晓”写出了“访”的急切。

C. 颔联“案头书”可以看出主人的学者形象、书生气息;“门掩”“堂虚”可以看出主人随性不拘、怡然闲适的性格.

D. 颈联表明主人的行踪飘忽不定,连身边的僮奴也并不明确.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记叙中不乏描写,所见中不乏所闻。

B. 诗歌语言质朴、简淡自然、不事雕琢。

C. 末句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殷殷的期待和绵长的惆怅惋惜。

D. 作者重点正面用笔对主人进行勾勒,从而表明余昌言的性格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理解性默写。

(1)在《小石潭记》中,谭中鱼可谓十分可爱,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2)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这种感情。

(3)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城乡一道道亮丽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_____________”愿望得以实现。

(4)陶渊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对老人孩子生活状态用了一个短语进行评价是:________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却又无人引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韩愈《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明确揭示“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7)《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与世隔绝、不知世外朝代更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君子好述”,古老的恋歌,唱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水击三千里,_____”,庄子奇妙的想象有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1)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结合选文说一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具有怎样的品质?

(2)请参照例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宽容是人生中的清泉一泓,让人不再斤斤计较;微笑是岁月中的花香一缕,让人不再多愁善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材料一: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材料二: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早期恐龙分散在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材料三: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1(1)这三则材料都提及的是什么事?

(2)这三则材料说的是什么理?

2在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放在括号里,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以《   的故事》为题,写篇作文。

要求:①填完整题目,写自己真正的见闻感受。②不要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