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需具备科学严谨性,以下推理错误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硫的燃烧是氧化反应
B.用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乳化现象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高锰酸钾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相同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高,因此铝合金的硬度大于铝
2、茶叶中的儿茶素(C15H14O6)有延缓衰老、抗肿瘤等生理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儿茶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4+16×6)
B.儿茶素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儿茶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儿茶素是由15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3、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均为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C.乙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丙的化学式为H2SO4
5、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下列操作顺序不合理的是
A.①②⑤③⑦④⑥
B.①③②⑤⑦④⑥
C.①⑤③②⑦④⑥
D.①③⑤②⑦④⑥
6、在N2、NO、N2O5、NH4Cl四种物质中,N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共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7、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FeCl3
B.FeSO4
C.MgCl2
D.MgSO4
8、漂白粉常用于灾区消毒杀菌,+1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反应是:2Ca(OH)2+2Cl2=X+Ca(Cl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aCl2
B.CaO
C.O2
D.ClO2
9、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C.水蒸发为水蒸气: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0、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除去CO2中少量的CO,可采用点燃的方法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CO气体和CO2气体都是大气污染物
11、呼气试验是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关于
(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4)说法错误的是
A.的核电荷数为6
B.的中子数为14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2、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市里出售的瓶装矿泉水是纯净物
B.含洗涤剂的水去除油污是乳化作用
C.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D.水是实验室最常用的溶质
13、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图①:室温下,分别将生石灰和硝酸铵固体放入水中
B.图②: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不断加入铜粉
C.图③: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图④:保持温度不变,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1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氧化铝、水都是氧化物
B.氮气、水银、金刚石都是单质
C.氧化铁、生铁、钢都是合金
D.空气、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5、如图所示,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式,此化学式是
A.HClO
B.O3
C.NO2
D.H2O2
16、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CO2(CO):通入足量氧气,点燃
C.CaO(CaCO3):加足量水,过滤,于阴凉处晾干
D.K2MnO4(KMnO4):充分加热固体混合物
1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向硬水中滴入适量肥皂水,振荡,出现大量泡沫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8、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一水多用,淘米水浇花等
19、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生物、动力资源等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C.海底开采出的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D.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海洋环境
20、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硫呈固态
B.碳酸易分解
C.蔗糖易溶于水
D.酒精有挥发性
2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氧气的验满
2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中,造成了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⑥装药品前忘了检查装置气密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除⑤外
D.除⑥外
23、下列实验仪器中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铁架台
B.长颈漏斗
C.烧杯
D.水槽
2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二氧化碳制取的发生装置 | B.实验室制取氧气 |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证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 |
A.A
B.B
C.C
D.D
25、化学小组为探究Cu、Zn、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③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Ag
B.由面实验①②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Cu>Ag
C.只由实验①③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Cu>Ag
D.实验②中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也能完成实验
26、图中“”和“
”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其中所表示的粒子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A.
B.
C.
D.
27、实验创新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便。Y型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增添实验的趣味性。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型管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进行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所示实验,其设计的目的是______;
(2)图2所示实验中,一段时间后,缓慢倾斜Y型管,将右侧的稀硫酸部分倒入左侧,依据______(填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3)图3所示实验中,Y型管顶端气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28、下图是用来表示氢气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白圈表示氧原子,黑圈表示氢原子。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
(2)B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3)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__。
29、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如图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①图中字母a代表___________,字母b代表___________。
②在铁、氧气、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
①若m=12,当n=___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__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0、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答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信息有一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
(2)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填序号、下同)。
(3)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_____。
31、请使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
(2)碳酸钠的构成粒子是Na+和___________。
(3)金刚石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__。
(4)含8个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____。
32、我市有大面积含丰富硒的土壤资源,在这种土壤中种植的白莲、甘薯、大米等,由于含丰富的硒被弥为富硒产品,出口欧美市场。富硒产品中的“硒”指的是_______(选填“元素”“分子”或“原子”),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则一个硒原子的原子由34个质子和45个_______构成。
33、硫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如图所示,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X 化学式为______。
(2)Y 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得到 Z,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Z 溶于水得到的硫酸溶液能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较多能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和 ______(填微粒符号)。
3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图,其气密性良好。
(1)请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U形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请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
35、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容易与空气中的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锈的铁制品在稀硫酸中短时间浸泡,就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请写出除锈过程中的实验现象______。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
(2)黄金能压制成金箱,主要是利用了黄金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3)废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一定量的废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
②硝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除去ZnSO4溶液中少里CuSO4杂质,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_____。
A NaOH溶液
B Fe
C CuO
D Zn
36、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
(2)加热氯酿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
(3)蜡烛在空气燃烧:_______
(4)实验室用纯诤物制取氧气:_____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37、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图B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图C实验是配制氯化钠溶液过程中量取水的操作,该操作将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图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5)图E操作中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6)图F实验中,加热片刻后,可观察到棉球上的酒精燃烧而水不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
38、如图是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图回答:
(1)t1℃时, 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 g;
(2)t2℃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 KNO3晶体,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KNO3的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要使NaCl溶液析出大量晶体,适宜的方法是________结晶法(填“蒸发”或“降温”)。
39、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说出四种方法,并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
4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从微观角度解释水和双氧水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
(2)液氨有望和液氢一样成为新一代的绿色能源,已知氨气能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