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雾霭 决择 缅怀 嘎然而止
B.晦暗 枯燥 皎洁 人情事故
C.怅惘 欺悔 叹婉 漫不经心
D.缄默 腐蚀 硕大 川流不息
2、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痕迹消失”。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治国理政”“传承家风”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古代文人合称中,一般来说,“王孟”指王维、孟浩然,“韩柳”指韩愈、柳宗元,“苏辛”指苏轼、辛弃疾。古文中的“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D.在古代,“赤子”指初生的婴儿,“汤饼之会”指孩子出生第三天举行的宴会,“孩提”指两三岁的幼儿,“幼学”指十岁孩童,“金钗之年”指十二岁的孩童。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奥斯托洛夫斯基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是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他是在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的影响下从自发走向自觉的。
B. 保尔认识到,一个人只有和祖国联系在一起时,才会创造出奇迹。他曾说:“我赞成那种认为个人的事情丝毫不能与集体的事业相比的革命者。”
C. 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最后他还是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命运的打击,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
D. 这部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形式来看,都可以称为20世纪30年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它对读者的影响力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生旦净末丑”是戏剧的行当,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
B.《小石潭记》《核舟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出自“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诗经》中有不少篇目被改编成歌词,如《在水一方》的歌词就出自《蒹葭》。
D.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5分)
幽居初夏①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②已过头番笋,木笔③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④茶?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居住山阴时所作。②箨(tuò)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④瓯:杯子。
【1】诗人写景是如何从内容和技巧上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请简要分析。(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从童年到参加红军主要经历了哪些事,请概括至少三件事。
8、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
谈安静
季音
①每天生活在喧闹的城市里,再加上工作的繁忙,生活节奏的紧张,安静似乎很难做到。但安静对每个人却很重要。
②我国古人在谈到人的修养时,十分重视一个“静”字。《皇帝内经》里说:“静则神藏,燥则消亡。”又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是说,人只要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精神和体力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把生活节奏不要绷得太紧,尽量争取一些安静的时间,这对健康、对事业,都大有益。
③提倡安静,不是让你与世隔绝,不问天下事,把一切大小事都置之度外。不是这样。古人所说的“静”,主要指人的心情要安静,要心平气和,即所谓“静以养生,俭以养性”。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安静有利于恢复疲劳,休养生息,增强体力。同时,“静”是思考问题的最佳时机。清代学者薛文清在他的《读书录》里说:“静中有无限妙理皆见”。意思是说,人一旦安静下来思考,就能涌现出许多“妙理”,即深刻的见解。他的这个体会是符合实际的。
④确实,许多人平时每天工作忙忙碌碌,不是处理这件事,就是接待那个人,有时甚至忙得晕头转向,这时候处理问题往往来不及仔细思考,由此很容易出现一些差错。这种情况是常见的。在忙碌了几天之后,安静地休息几天,反思一下前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哪些事做得对,哪些问题处理欠妥,心平气和地扪心自问,想想前些日子可能发生过的某些过失,这种反思会使人头脑更清醒,很有好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及时察觉了,改了过来,就是好事。古人说的“静则养身”,就是在安静的条件下,冷静地思考些问题,达到身心俱受益。
⑤要做到安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排除各种私心杂念的干扰。有的人整天牢骚满腹,这也不顺心,那也不满意;有的人缺乏宽容的气度,听到一点不同意见就烦躁,听不进去;更有些人为追名逐利,整日琢磨着一些歪门邪道。这些人当然做不到安静。安静与节制是相联的。各种不正当的私欲是安静的大敌。一个人要力求做到淡泊名利,如古人所说的那样,“富贵于之我,如秋风之过耳”。排除了外来的种种诱惑,心也就真正“静”下来了。
⑥尽可能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克服内心的焦躁,静下心来,就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踏踏实实地做人和做事。
【1】文中的“静”有几层含义?试概括说明。
【2】倒数第二段主要运用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再补充一个能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
9、作文。
对话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与自己对话,可以认识自我;与朋友对话,可以增进友谊;与父母对话,可以拉近亲情;与经典对话,可以陶冶性情;与先哲对话,可以增进智慧;与自然对话,可以感悟生命;与历史对话,可以智见未来……
请以“与名人对话”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