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温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爱农总喜欢对别人侧目而视,鲁迅和同学们都不太喜欢他。

B. 中考时,他忘了带文具,同学和老师都替他捏一把汗,他却安之若素,借了点文具就进考场了。

C. 期待已久的期末考试终于要来了,同学们拍手称快,准备迎接愉快的暑假。

D. 喜欢集邮的姐姐最近妙手偶得一张《祖国江山一片红》,让她欣喜若狂。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悬殊     潮汐     白羊肚     人情事故     天衣无缝

B.怠慢     陨石     马前卒     销声匿迹     别出新裁

C.怅惘     农谚     沙锥鸟     草长莺飞     海枯石烂

D.斡旋     慧星     石炭纪     核磁共振     辗转反侧

3、下列对《关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一般认为本诗主要表现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健康明朗。

B.“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睡时和醒时,可见君子对淑女思恋之苦。

C.诗歌运用双声词、叠韵词增强了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生动性。

D.本诗开篇运用比兴手法,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切合诗意,自然流畅。

4、下列关于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A. 《社戏》一文记叙了和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阿发、双喜这些小伙伴让我们亲近。

B. 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C. 《回延安》一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方面的内容,顺序为“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别延安”。

D. 《安塞腰鼓》一文是东北大地生命的热烈颂歌,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灯笼》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E. 《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请阅读《送友人》,完成各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首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_____”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_____”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填空。

(1)明时思解愠,________。(《孤桐》)

(2)________,志在千里。(《步出夏门行》)

(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满江红》

(4)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5)一狼洞其中,________。(《狼》)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文文的妈妈总是叫文文多阅读,可妈妈从来不看书。请结合下列材料,以《傅雷家书》为例,评价文文妈妈的教育方式。

教育当以人格为主。——傅雷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解字》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雪一化,就有路了》,完成小题。

雪一化,就有路了

张抗抗

①每年下的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②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些闲言碎语。那时我初涉文坛,尚未习惯文坛的无事生非,很容易被那些谣言困扰,情绪很波动也很激愤。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愤怒和恼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③时已深秋,树叶在寒风中一片片坠落,如我失望而悲凉的心情。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我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然后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

④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那场雪似乎来得很猛。我按着地址打听路线,换乘了几站电车,下车时,只见马路边的屋顶和地面上已是厚厚一层白雪。天色很快暗了下来,昏黄的路灯照着银色的雪地,四周的街道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暗淡迷茫的雪色中。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密集的雪沫子刮得我睁不开眼,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街上几乎没有行人,远处有人影匆匆而过,就连可以问路的人也没有。我又试着来回走了一会儿,可是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那时我才发现,自己一定是迷路了。

⑥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泄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然后她眯着眼将那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 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⑦这大雪天儿出门,定是有要紧事吧? 她回过头大声喊。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⑧猜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 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

⑨我心里咯愣一下。亲戚?朋友?病人?还是读者? 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 仇人 兴师问罪的!

⑩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我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而去。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才那样做。那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 病人呢!

⑾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

⑿这该死的雪,真讨厌   我忍不住嘟哝。

⒀不碍事,不碍事 。她说, 就快到了,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她抬起一只手,擦着脸上的雪水。我看见她花白的头发上,落满了一粒粒珍珠般晶莹的水珠。

⒁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   我说着,声音忽然就喑噎了。

⒂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 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⒃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⒄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激愤的心情。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轻轻将那张已被雪水洇湿揉皱的纸条撕碎,然后慢慢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1请根据文章简要概括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理解“老太娘”所提到的“病人”一词的含义。

3欣赏文中划线的句子,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

4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你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阳光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