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随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表意十分丰富,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垂髫”也指“童年”,“夫妻”又称“伉俪”,“汗青”也指“史册”等。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金榜”是科举时代殿试录取的榜,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中者为“进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

D.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过后是“谷雨”。

2、下列各项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有笑纳了。

B.奉上拙作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敬请斧正。

C.我因临时有事,不能光临贵校的家长会,深表歉意。

D.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3、对《石壕吏》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翁早已超过服兵役的年龄,但仍然要被“抓丁”,由此可见世道的混乱及横征暴敛的祸害。

B.“呼”“啼”“怒”“苦”。把矛盾的尖锐性揭示出来,表现了差吏如狼似虑的狰狞,以及老妇悲苦痛哭的凄惨。

C.诗中“更无人”与母,孙的存在,在逻辑上存在矛盾,表现了老妇的机智;不想让官吏把人都抓走。

D.一个“久”字,不仅说出这件事折腾了很久也表露出诗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酸、悲哀、无奈、同情、激愤。

4、以下这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朋友,请加入这场旅行吧!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⑥③②⑤①④

B.⑥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⑥①③②④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写出诗中以动作描写刻面宫使粗暴蛮横行径的两句诗。

(2)后人在谈论这首诗时,特别赞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请你对这两句诗作简要的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3)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学习小组开展分门别类辑古诗获得,需要你再整理出小学、初中教科书中写“雨”的两句古诗。

示例: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沙乡年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

《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

阅读层次

阅读策略

阅读任务(部分)

阅读记录

检视阅读

略读浏览

依据内容,推断本书取名为“沙乡年鉴”的原因

分析阅读

评价质疑

利奥波德说“所有对这种原始状态的保护都是弄巧成拙”,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本书内容进行阐述。

 

主题阅读

拓展联读

从《沙乡年鉴》走向“自然文学”的主题阅读。阅读《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

/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谈“照镜子”

①据说古人早在商周时期就做出了铜镜,以青铜为鉴,用来照人的容貌,这里的“鉴”就是镜子。最初铜镜的作用就是用来梳洗打扮。每天都要梳理打扮,有谁不会照镜子呢?

②日常生活中,照镜子   不足为奇,但如果把它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真正学会照镜子,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③战国初期,有了一个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说的是邹忌通过在家照镜子,发现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反复询问身边人后,觉得自己受到了蒙蔽,从而向齐王进谏。齐王虚心接受,开门纳谏,终使齐国强大。可见,镜子不仅可以照人的容貌,还能为世人提供警醒和思考。

④还有令后人不时提起的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一对君臣,以及那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的话来,让人唏嘘,让人慨叹。可又有多少人能从这句话里真正体会到照镜子带来的治国处事、得失兴替的启示呢!

⑤更有北宋时的神童方仲永,五岁就可以舞文弄墨,提笔作诗,但长大以后竟一事无成。如果他的父亲能客观地“照镜子”,清醒地认识仲永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对其加以适当的教育,而非每日带着他做巡回“表演”,又如何会导致仲永“泯然众人”的悲剧结局。又有多少人是被埋没在盲目的夸赞自大之中!

⑥这个故事也告诫我们要客观地“照镜子”。正如中国有句谚语“谦受益,满招损”。如果错照镜子——放大着看自己,那么其自满的后果可以看到:“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致使自己自我膨胀,盲日骄傲,停滞不前。如果错照镜子——缩小地看自己,就必然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做任何事情,总是畏畏缩缩,墨守成规,怎么能把事情办好!

⑦照镜子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它时刻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所警醒、有所敬畏。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知荣辱,明兴替,才能不断进步。

1请分析开头段落的作用。

________

________

2在第②段画线处填入正确的一项(  )

A.只有  才 B.因为  所以 C.虽然  就 D.即使  也

3阅读全文,完成填充。

中心论点

主要论证过程

论证结构

(1)____

第③段(2)____

(4)____

第④段(3)____

第⑤段用伤仲永的例子论证了不能客观照镜子带来的危害。

 

 

4选文第⑥段假设了两种情况A:____B:____,在第⑤段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醒我们________

5请从议论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第⑦段加点词“诸多”可以删除的理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表格中的内容,按要求写一篇演讲稿。

作品形式

演讲稿

作者角色

一位初中学生

听众角色

全班同学

写作背景

下学期开学第一周,班主任准备在班会课上组织一次“书香,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到时在班上作一次演讲。

写作目的

号召同学们走进浩瀚书海,丰富精神生活,成就美好人生。

写作要求

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演讲稿题目自拟;③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

①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②注意写好开头,吸引听众的关注;③明确表达观点,把思路展现出来;④精心设计结语,提升演讲的效果;⑤着力锤炼语言,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