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铜陵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官方测算,今年春节最少将有28亿人次以上奔波在城乡之间。

B.今天的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一道数学题还没算出答案。

C.记者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D.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蓄水阶段。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①⑤②③④ B. ⑤③④②① C. ①③②⑤④ D. ⑤④②③①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琵琶岛公园里,一树树木棉花在明媚的阳光里争奇斗艳

②不禁让人想起屈大均“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艳”的诗句,春天浓浓的气息扑面而来

③春天悄然而至,漫步在文山街头,处处可以看见春的身影

④茂密交错的树丫上开满了成百上千的花朵,怒放的繁花仿佛调皮的火鸟活跃在枝梢

⑤远远看去,像一树燃烧的火焰

A.③①②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①④⑤③②

D.①③②⑤④

4、下面诗句,使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A.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B.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C.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D.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上衣裳口中食”反映出卖炭翁辛苦劳作仅仅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所需。

B.“牛困人饥日已高”写出了运炭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C.“宫使驱将惜不得”刻画了卖炭翁想要反抗而不能的软弱性格。

D.本诗以叙事结尾,与直接议论相比,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思索空间。

2请说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7)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8)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习题。

选段①: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选段②: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觉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选段③: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 ,选段①是作者在__________情况下写的内容。

(2)选段②和选段③中作者都提到了“坚强”,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文中“坚强”的含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幸福的光亮

①小区临街的店铺,可谓五花八门。理发店、电脑维修店、童装店、早餐屋……只有一间店铺还闲着。它比别家的租金略高,但门前环境也最好:地面宽敞,绿化带植被茂盛,还有棵巨大的合欢树,如同撑着一把大伞。

②合欢树下是街坊大妈们平日聊天休闲的场所,平时热热闹闹。但今天,这棵树下却静得很——那家空置的店铺终于来了房客。一个年轻妇女一手抱着个可爱的小孩,另一只手拿笤帚在扫地。男人在店铺里清理杂物。这个孩子,叫旺旺。

③没多久,大妈们就了解到这家新房客的情况——听说男主人找了家工厂上班,一家人从乡下刚进城,结婚时欠了债,在老家挣不到钱,进城来打工挣钱。

④白天,他们家敞着门,几个月大的小孩在一个凉席上玩儿,旺旺妈就在旁边穿手链、剪线头、缝玩具,总也不闲。

⑤没成想,没过多久,就遇到了麻烦。旺旺爸骑摩托车不小心撞断了腿,治疗费用让这个小家难以承受。旺旺爸在医院久了住不起,回了家,小夫妻俩夜里的哭声,隔着门都传出很远。

⑥旺旺妈率先振作起来。她把家隔成两半,锅碗瓢盆和简易的木板床塞进小小的隔间,更大的地方放了货架,“旺旺超市”开张了。

⑦早上,她把丈夫的竹椅和孩子的小床搬到合欢树下,给他们摆上热腾腾的早饭。太阳移,树荫动,旺旺妈便将竹椅小床不断往树荫里挪。她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把笑容带给丈夫、孩子和每一位顾客。

⑧小区里的人,渐渐地都愿意来这里买东西,因为旺旺妈乐观,看着喜气,总是笑吟吟的,嗓音甜,说话柔,做事利索。别看店面小,货却备得很全。她娇小的身躯跨上大号摩托,先去批发市场上货,再到蔬菜市场进水果和青菜。“好卖就卖,卖不掉的我就吃了。”她笑呵呵地说。

⑨这天,旺旺妈操刀削土豆皮,将十几个土豆切丝浸泡着。本是要自己吃的,却被买菜的客人看中了,非要买去,还经常预定。旺旺妈的食材生意,借助土豆丝拓展开。她开始做些加工好的净菜,回家下锅炒炒就能吃,生意愈发红火。虽然腿上有伤,但旺旺爸开始力所能及地给家里帮帮忙,脸上也逐渐有了笑容。

⑩合欢树下的老人们说,旺旺家真不容易。小区里分布着好几个超市,三步一户、五步一家的,西门口刚开了个大型超市,生鲜齐全。要不是旺旺一家勤劳能干,这小超市很难支撑下去。

⑪旺旺超市开了一年多后,旺旺爸终于康复了,全心帮妻子打理小超市。买卖虽小,却是一家人的根基。他们家水果蔬菜新鲜好吃,品质有保证。不跟别人硬拼价格,而是拼服务和时间:大清早出门,想买些东西,只有旺旺家早早就开着门,旺旺妈正在整理刚刚批发回的蔬菜,都是最新鲜的食材。晚上,别家超市都是九点关门,只有旺旺超市的灯一直亮到十点半。(1)刚来的时候,她还是满脸羞怯、白白净净的模样,现在已成为面颊黑红的干练店嫂。

⑫丈夫干不了重活儿,旺旺妈一直自己干着上货、搬运等活计。后来有了上门送货的配送车,可她还是自己往批发市场跑。她说,有些居民想买的东西,还得她去淘。只有自己亲自挑,才能上到最好的货。

⑬我有几次跟小区的朋友交换书籍,约定把书放在旺旺超市。无论多忙,旺旺妈都将物件保管、交接得非常仔细。随着网上购物的飞速发展,旺旺超市门口暂存的快递更加多起来,旺旺妈专门腾出一个大纸箱放快递,旺旺超市成了个小型中转站。

⑭取快递的人说,你收点费吧,要不我们以后不好意思麻烦你。可旺旺妈执意不收,邻居间这么点小事都不能托付吗?(2)我一没花本钱,二没花劳动,哪里能要你们的钱呢?以后也尽管往这里放,我收一件收十件都一样,不耽误多少工夫。

⑮去年夏天,我去旺旺超市买东西,却罕见它关着门,门口一块纸牌上写着:有事外出,歇业一周。旺旺超市自开业以来,几乎没有关过门,实在有事,最多关门半天。这次是怎么了?

⑯再次营业的时候,旺旺妈满脸灿烂的笑容。我问,这几天干啥去了?她说:“去北京旅游了。旺旺就要上学了,我们两口子也从来没出过远门。这次去北京好几天,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故宫、万里长城!”

⑰她将招牌和灯盏重新擦拭一遍,到了晚上,“旺旺超市”那盏灯更加明亮了。

(选自:人民网张金凤2020年5月18日)

1本文围绕旺旺一家写了几件事,请阅读全文、补充有关内容依次填在横线上。

旺旺爸进城打工却_________,旺旺妈_________,生意红火;旺旺妈为居民免费_________;旺旺开学前,一家人_________

2旺旺妈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要分析。

(1)刚来的时候,她还是满脸羞怯、白白净净的模样,现在已成为面颊黑红的干练店嫂。

(2)我一没花本钱,二没花劳动,哪里能要你们的钱呢?以后也尽管往这里放,我收一件收十件都一样,不耽误多少工夫。

4“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旺旺一家自救渡难关,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遇见

文题二: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请以“重拾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