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二战后非洲大陆争取民族独立的进程中,最后一批推翻殖民统治而赢得独立的国家是( )
A. 埃及、中非 B. 津巴布韦、纳米比亚 C. 埃及、苏丹 D. 纳米比亚、南非
2、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先驱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这位先驱是
A. 但丁 B. 莎士比亚 C. 达·芬奇 D. 贝多芬
3、人民版历史教科书这样描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议会:“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对英国这一现象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 《人权宜言》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4、下面两副图片反映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江泽民提出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C.“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中国政府和两岸人民的不懈努力
5、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任务功绩不相符的一项组合是
A.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B.唐太宗——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
C.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6、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适应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是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7、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2010年10月3日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届时,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23亿元)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追溯历史,这与哪一条约有关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五国条约》
D. 《欧洲联盟条约》
8、19世纪末,部分举人在给光绪帝的上书中提出:“……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这次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9、“第一媒体:以纸质为媒介的报刊。第二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第三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第四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互联网。”材料中“第四媒体”在全球的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 )
A.铁路时代
B.蒸汽时代
C.信息时代
D.电气时代
10、“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列三幅图片叙述的是“五四”爱国运动的
A.原因
B.性质
C.结果
D.意义
11、根据所学,判断下列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B.“两弹元勋”—钱学森
C.我国第一艘成功返回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2、“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这句名言突出地捍卫了
A. 人的平等权
B.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权
C. 人的自由权
D.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剧、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对上述材料解读最全面的是(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C.科技是柄双刃剑
D.科技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14、哈蒙德在《希腊史》中提及:“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统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自由民中的妇女也被排除在民主的殿堂之外。”由此可见,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A.西方民主之源
B.少数奴隶主的民主
C.多数人的民主
D.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15、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ООООО”。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缮,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抗战胜利
16、庄园是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早期的庄园采用的剥削方式是
A. 劳役地租
B. 实物地租
C. 货币地租
D. 雇佣关系
17、“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将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该证书颁发于
A. 公元1914年 B. 公元1915年 C. 公元1924年 D. 公元1925年
18、下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
A.等级秩序的确立
B.社会组织的复杂
C.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D.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19、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 1901年,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1911年,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爆发。能体现上述历史的主线是
A.西方列强侵华史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C.中国人民探索史 D.西方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
20、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每一首诗词背后几乎都有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 —桥飞架南北,天暂变通途
21、填空题
安徽是中国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
(1)程长庚是一位集艺术家、教育家于一身的戏曲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___”
(2)明末清初,以徽州为中心集结了一大批画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___________”.
(3)风阳花鼓戏曲调鲜明、舞姿优美,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22、元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_____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1727年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23、武汉历史上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创办的_____(企业),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_____起义,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
24、宋代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__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______、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25、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_____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26、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
27、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我们称他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史称“开元盛世。”
28、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光彩夺目,独树一帜。
(1)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 。
(2)汉朝时期开通的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3)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 ,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29、名言总能让我们从伟人那里获得力量。
(1)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让我们看到虽然双耳失聪却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用20年时间呈现给世界《物种起源》。
(3)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用坚持和勤奋留给人类2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30、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___)。
3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建国7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上。
(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一口号是哪一事件中提出的?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举一例说明)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有何历史意义?
(4)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面临严峻的困难局面。为保家卫国,我国政府被迫进行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了什么作用?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建设道路?
32、人民军队是党领导下的威武之师。革命年代,它致力于争取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和平时期,他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毛泽东担任党代表的部队是哪支部队?该部队是怎样诞生的?
(2)人民军队在革命年代曾有几次会师,这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1934年10月,发生在南腰界的会师是什么?1935年10月,发生在吴起镇的会师又是什么?
(3)1937年9月,经改编后的八路军取得的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仗是什么?人民军队在抗战期间创造了多种打击日军,使其攻防无措,疲于奔命的战法,请列举一例。
33、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在政治制度、技术发明、发展道路等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道路选择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
请回答:
(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有何重大 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这里的“喜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什么重大发明为新式交通工具诞生创造了条件?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多年来,俄罗斯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反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材料三: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设计了一个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国联”。但是由于该体系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美国退出《凡尔赛和约》,而苏联又受到排斥。没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兴世界大国的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就难于维持,“国联”的权威性也就不够。后来日本、德国等先后退出国联,更证明了国联并不是进行大国合作的有效机构。而其他超国家的行为体和相关机制还不健全。因此,该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仅没有解决欧洲战前就存在的矛盾,更没有解决战后产生的矛盾。相反,它使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矛盾越演越烈。希特勒企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行为,打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均势,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次,欧洲民族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民族国家之间在领土和人口上的斗争,是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瓦解的重要力量,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破产。
材料四:(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联合国家宣言》
(1)材料一反映的有哪几对矛盾?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为什么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
(4)从材料四来看,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