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A. 《社戏》一文记叙了和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阿发、双喜这些小伙伴让我们亲近。
B. 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C. 《回延安》一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方面的内容,顺序为“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别延安”。
D. 《安塞腰鼓》一文是东北大地生命的热烈颂歌,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灯笼》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E. 《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2、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两首诗都有较强的叙事性,也都有比较精彩的描写,都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是古体诗,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前者是歌行体;后者是乐府体。
C.“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而且是老翁生活的一切依凭,却只因为是“宫使驱将”,所以“惜不得”。
D.《卖炭翁》是一首抒情讽喻诗,揭露、批判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俨然(yǎn) 阡陌(qiān mò) 垂髫(tiáo) 间隔(jiàn ɡé)
B. 清洌(liè) 俶尔(chù) 翕忽(xī) 悄怆(chànɡ)
C. 轩敞(xuān chǎng) 箬篷(ruò) 篆章(zuàn) 娇首(jiǎo)
D. 窈窕(yǎo tiǎo) 好逑(qiú) 参差(cēn cī) 溯迴(shù )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及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C.庄子,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礼记》是先秦到两汉时期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5、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B.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C.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背诵默写。
(1)黄发垂髫,________。(《桃花源记》)
(2)青树翠蔓,________,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3)________,辗转反侧。(《关雎》)
(4)微君之故,________?(《式微》)
(5)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6)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回延安》)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运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想求仕又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不朽之作,作者是苏联的 ,作品的主人公是 。
(2)在21世纪的今天,保尔的精神对我们做人有什么意义?
8、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烟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种舒展了,那“刷刷”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1】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
9、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
要求:(1)选题目一,先要补充完题目;选题目二,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6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