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巴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对国家交响乐团来说,“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不是一句口号,不仅要把自己扎下,还要让音乐也扎下去,将“送文化”变成“种文化”。但是,来自西洋的乐器,会不会“水土不服”?种下的音乐梦,能不能开花结果?

A.种下的音乐梦,怎么不开花结果呢?

B.种下的音乐梦,肯定能开花结果。

C.种下的音乐梦,不知能否开花结果。

D.种下的音乐梦,怎能开花结果呢?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 尽粟一石  或,有时。

B.右臂支船  诎,弯曲。 活板  板,同“版”,雕版。

C.而临之 策,马鞭子。   之不以其道 策,鞭打,这里指驱使。

D.有仙则  名,名词动用,出名。   卷卷有爷 名,名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C.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D.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漫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4、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不惮(dàn   棹(zhào)着 白羊肚( 冗(rǒng)杂

B. 撺掇(duō   争讼(sòng   翩(piān)然   陨(yǔn)石

C. 气喘(chuái  亢(kàng)奋   蓦()然 神龛(kān

D. 家眷(juàn   脑畔(pàn 溺()死 两栖(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自河南经乱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辞根:草木离开根部。②九秋:秋天。

1对本首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主要反映了战乱年代中家人离散的痛苦现实。

B. 本诗揭露了田园荒芜,百姓挨饿受冻的社会现实。

C. 本诗嘲讽了朝廷的腐败无能,以至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

D. 本诗表达了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们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2从修辞的角度,简述你对诗歌颈联的理解。

3本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出了战乱年代时人们的生活思想状况。请分析“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名句默写。

(1)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4)《马说》一文中“食马者”不识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1920至1954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人的影响,确非我们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那种哄闹取乐的玩意儿,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1)片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片段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壶口瀑布》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旋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1】在选段①中作者为什么要写赏雨季壶口瀑布的感受呢?

【2】在选段②结尾处作者讲了关于黑猪掉进壶口瀑布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选段①中“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体会句子中加点字“扫”的妙处。

【4】分析选段②中划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萨克雷

读了以上的材料后,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把它分享出来。

要求:①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