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延边州初三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之所以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因为它

A. 是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   B.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 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D. 对欧洲和北美的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2、针对当今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回答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

A.新发展理念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三步走”战略

D.全面深化改革

3、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里据说的“全新的世界格局”是指(   )

A. 雅尔塔体系   B. 美苏对峙

C. 欧洲国家的联合   D. 多极化趋势

4、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段话反映了苏俄当时实行(  )

A.均田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奴制

 

5、“它致力于通过多边贸易,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盟

6、梁启超针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

潮流。他指的是明清时期(   )

A. 重农抑商   B. 闭关锁国   C. 君主专制的加强   D. 文字狱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满足“闪电战”“海战”“日本发动”这三个条件的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珍珠港事件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战

8、中国人习惯自称是“炎黄子孙”,如今炎黄子孙已经遍布海内外,“炎黄”指的是传说中我们中国历史上两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那么以下不是“炎黄”二帝的贡献的是

A. 尝百草发明医药

B. 发明宫室、车马

C. 令下属官员发明了文字

D. 发明了铁制农具

9、《文献通考》中记载:“列爵曰‘封’,分土曰‘建'。所谓列爵曰封就是封爵叫封,再根据爵等的高低赐予领地、属民而建立藩国,叫建。”材料中阐释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0、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中的这位老人指的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11、下图是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图,促使在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 殖民扩张和掠夺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工业革命的完成

12、“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种行为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  )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前后   D. 新文化运动

 

13、2020年6月5日上午10时至10时,急促的防空警报响彻重庆。每年6月5日拉响防空警报的举措在重庆已经持续了22年。这是为了纪念

A.收回王家沱租界地的斗争

B.重庆人民的反特抗暴斗争

C.川军出川奔赴抗日前线

D.重庆大轰炸中的遇难同胞

14、2019 年9月2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宣布,因乌克兰“电话门”事件,众议院正式启动对特朗普总统的弹劾调查。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

A.总统与国会矛盾日益激化

B.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监督

C.众议院是美国权力中心

D.政党斗争导致国家分裂

15、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吗?剧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阿保机——辽

B. 元昊——西夏

C. 阿骨打——金

D. 铁木真——契丹

16、丘吉尔描述了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预示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

A. 全球化趋势加强

B. 一超多强格局

C. 多极化格局

D. 两极格局

17、下图是1949—2008年外国与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建国第一年出现建交高潮是由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直接导致1972年出现建交高潮

C.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现了建交新高潮

D.建交国家的不断增加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

1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对下列哪一工程的评价(    )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大运河

 

19、党的十九大强调指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下列不属于这一体系的是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自主择业 D.失业保险

20、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十月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 十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十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D. 十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2、内战爆发:

林肯贡献:为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和解放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3、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果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4、1936年_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2年________保卫战,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5、恩格斯称________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__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法律文献

(1)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美国独立后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

27、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法律文件______

28、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____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1)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

(2)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计算机网络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____。计算机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____。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9、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在慕尼黑会议中被德国侵占的地区。B、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二战爆发时最早遭到德军打击的国家

30、英国崛起的条件有地理条件优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商主义政策支持。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致力于民族发展、富强的探索,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留下了一页页浓墨重彩。请回答下面问题。

(1)在这条路上,新中国外交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成就,中国大国形象日益凸显,那么新中国奉行了一条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在新时代强军之路上,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形成了全新的格局,这一新格局是什么?

(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32、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3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提高阅读、观察和理解的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春,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是,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也因内部的不和而走上分裂……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宁预言:“远东的全部外交使和经济史使人毫不怀疑,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防止美日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

材料三 使纳粹国家接收无条件投降条款,惩办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影响,会议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材料  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大林所说的“共同敌人”是谁?列出二战中“同盟国”团结合作打败共同敌人的两个事例。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同盟”正式分裂的标志。

(3)二战中哪一事件证实了材料二中列宁的预言?

(4)材料三所述是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为战后哪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家间合作或冲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面对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应当如何应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