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怠慢(dài) 翌日(lì) 彷徨(páng) 络绎不绝(luò)
B.蓦然(mù) 斡旋(wò) 纬度(wěi) 纷至沓来(dá)
C.堕落(duò) 追溯(sù) 束缚(fù) 不知所措(cuò)
D.缄默(jiān) 狩猎(shòu) 卑鄙(bì) 横行霸道(hèng)
2、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①作为登山者,征服与攀登每一座山峰是最大的荣耀,但野口健却是个例外。②从2000年起开始,野口健开始了在珠穆朗玛峰捡垃圾的工作,他一边登山,一边清理其他登山者留下的垃圾。6年多时间里,他从珠峰上总共捡回了9吨垃圾。当其他登山者为梦想与荣誉向珠峰顶端攀登时,③他却选择背着别人丢弃的垃圾走向山下。野口健的想法很简单,④登山者扔掉的垃圾正破坏着珠峰,自己多背些垃圾下山就能让他变得干净些。
A. ①句语序不合理,应改为“作为登山者,攀登与征服每一座山峰是最大的荣耀”。
B. ②句语义重复,应改为“从2000年起,野口健开始了在珠穆朗玛峰捡垃圾的工作”。
C. ③“他却选择背着别人丢弃的垃圾走向山下”此句子的主干为“他选择垃圾”。
D. ④句谓语宾语搭配不当,应改为“登山者扔掉的垃圾正破坏着珠峰的环境”。
3、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 ,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
B.一团团乌云刚刚布满天空
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
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孩子的事就和我自己的事一样,我肯定不能袖手旁观。
B.她只要能办到的事,就会坚决完成任务,绝不阳奉阴违。
C.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方得真知。
D.中国一共来了五名男生,真巧了,名副其实的五朵金花。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
【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关雎》)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小石潭记》中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6)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诗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7、名著阅读考查。(4分)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文段选自《 ① 》(书名)。这封信的内容由 ② (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父亲还要求 ③ (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 ④ 的习惯。
8、议论文阅读。
不要空喊读书
邓 拓
①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为什么会有空喊的呢?
②空喊读书的,可能有几种人:第一种人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坐不住,安不下心,读不下去,但是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第二种人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读下去,就会变成读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第三种人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找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多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成天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
③这三种人即使是极少数的,我们也应该耐心地给以帮助,使他们不再空喊,而认真地坐下来读书。并且对这三种人还要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以帮助。
④三种人之中最难办的是懒病太深的人。这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要促使他痛下决心,勤学苦读。虽然不必采取什么“以锥刺股”的办法,但是,也要有相当的发愤之心,否则是一事无成的。而只要真的勤学苦读了,那么,有时候才有可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唐代大诗人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不是全属无稽之谈。古人类似这样的故事还多得很。例如,唐代鲍坚的《武陵记》一书,还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后汉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锦绣。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辞,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
⑤很明显,马融之所以能够变成“绣囊”,并非真的因为他做梦吃了花儿的缘故,而是因为他勤学苦读的缘故。
⑥听了这个故事,如果不从勤学苦读方面去向马融学习,而光想做梦吃花儿,那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⑦可是,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他也许会想到:这真妙啊!古时马融做梦吃了花儿,醒来就能通晓天下的文词;那么,现在能不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用注射针之类,对人脑进行注射,来代替读书呢?如果能发明这样的东西就太好了。到那时候,打一针或者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部书;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培养了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岂不妙哉!
⑧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但我们能从中体会到老老实实的读书态度的重要性,便有极大的受用。
⑨然而,是不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又会被批评为读死书呢?决不会的。我们反对读死书主要是针对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并非说:认真读书都是读死书。要是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有许多人根本还没有读什么书,完全说不上什么“读死书”或者“读活书”的问题。
⑩有的人老爱高谈阔论。什么事也没有做,先要谈论个不休。大家都曾见到,有的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如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时间,放在老老实实地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
⑪至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决心坐下来,很快就能养成习惯。这种人的毛病最轻,最好治。
⑫一句话,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你觉得自己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相关书籍,如有可能再想法买到这些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遇到对自己有用的重要材料就用本子记下来。这样做,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兴趣很快也会培养起来,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好多知识。舍此以外,别无路子可走。
(原文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
【2】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⑨段画线句子中“这样”指代什么?为什么说这样的理解大错特错?
【4】文章中“梦笔生花”“后汉马融勤学”的故事,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启发?
9、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目光是有质量、有重量的,有湿度、有温度的,有能量、有热量的,你还记得你体验到的各种目光吗?温暖的、严肃的、沉思的、焦灼的、澄明的、幸福的、狂喜的、悲悯的……你还曾感受过来自历史的、未来的、自然的、宇宙的目光吗?
请以“值得记忆的目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2)诗歌戏剧除外,选择你最能驾驱的文体;(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