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琼海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横线上可以恰当衔接的句子是(  )

文化经典有时很难走入人心,无法全面深入地发挥其“润物无声”的美育功用。将文化经典蕴于当代影视艺术文化之中,  

A.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助推文化经典的普及与传承,都不失为一种良策。

B.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实现文化经典的普及与传承,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C.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助推文化经典的传承与普及,都不失为一种良策。

D.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实现文化经典的传承与普及,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B.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C.在这片土地上,他像祖辈一样,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

D.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宽慰(wèi 行辈 xíng 羁绊(   亢奋(kàng

B.怅惘wǎng   冗杂  rǒng 糜子(   斡旋(

C.蓦然(    农谚  yàn   连翘(qiáo   追溯(

D.缄默(jiān   凋零  diāo 龟裂(jūn 腐蚀(shí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演讲旨在调动起听众情绪,并引起听众的共鸣,传达出你的思想、观点、感悟,因此不应该使用叙述的表达方式。

B.李白有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在《逍遥游》中塑造的神鸟形象。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写人、叙事、状物、记景。《小石潭记》《核舟记》都是以游记的形式来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主张。

D.“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人常用这句话做座右铭。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末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本段摘自《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他儿子_____________(人名)的。楼适夷先生称此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__________的教子篇。

【2】从选段中你看到家长傅雷对儿子的最大期望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式微》)

(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蒹葭》)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魏学洢《核舟记》)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4)

(1)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________》中的主人公________, 他受________等人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位父亲的演讲

陈铭

①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陈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父亲》,既然要说父亲,当然得从我女儿说起。女儿被推出产房的第一瞬间,我当时就问护士:“是不是拿错了,为什么长得这么丑?”(爆笑)护士看了我一眼说“女儿都是随爸爸的呀!”我就释然了很多,然后还是没有欢喜,心里充满的是很仓惶的感觉,为什么会仓惶呢?我一直在问自己,我到底做好了一个做父亲的准备吗?什么样的一个父亲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呢。这个问题我完全没有头绪,所以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回去问我的父亲。(评委点头)

②他是一名四十多年的老警察,在隐蔽战线工作。这就意味着他不仅很少回家,而且在他不回家的时候他在哪儿他在干什么,我和我的母亲都不可能知道,也决不能去问。

③1981年元月2号,湖北省铁山区一座军火库失窃了。我父亲当时在外地办案被迅速召回。他当时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回过家了。他这一次连家门都没有过一步,直接到了一线进行拉网式的搜索。

④那一天他和两名干警开着一辆吉普车一户一户地排查摸底。山中有一座老房子,平时并没有经常有人去住,但那一天我父亲在外面一看窗户里人影重重,他觉得有点奇怪,他跟另外两个同事说“这样,你们在门口稍微帮我把一下,我进去探探什么情况。”

⑤见我父亲一走进去,所有的人都看向这七个人当中的一个,是这个团伙的头目。这位头目慢慢地把手伸向枕头的方向。我的父亲一秒钟都没有停顿,一个箭步钻到他的身后,右手先一步把手枪从枕头下面抽出来,左手手臂锁喉,右手手枪抵头,然后对着所有人都说“不要动,全部都不要动,把枪放下。”剩下的六个人掏枪的掏枪,解衣服的解衣服,一圈一圈的手榴弹。

⑥情况万分危急,怎么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父亲不仅把左手松了下来,还掏出了自己枪套里的那一把手枪,放到了桌上,跟着自己的警官证一起推了过去。我父亲从我小的时候就跟我说战士的生命就是枪,任何时候枪不离手,但是在那一个瞬间,他把他的生命推了过去。

⑦其他人的枪都放了下来,老大也回头看他,“你什么意思?”我父亲还是笑,“我今天敢进来,就根本没想出去,我来是跟你聊聊天的,你是老大吧,你知道你今天偷的枪支弹药的数量被法院抓了怎么判都是死刑,我来是因为我这有条活路。如果今天你放下枪跟我走,我今天敢进来,我就敢用我的命保你这条命不判死刑,你信我把枪放下跟我出去活路,你不信我,开枪,一起死,你选。”

⑧我父亲后来说这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两分钟时间。两分钟之后,老大放下了手中的枪,伸出了双手,让我父亲拷上,出门上吉普车的后座。三名警员一枪未开,滴血未流,所有嫌疑人抓捕归案,所有的军火完璧归赵,震惊全国的“铁山1·2特大枪支弹药失窃案”至此彻底告破。(掌声,欢呼声)

⑨我讲的特别像一个小说或者像一段故事,但这是历史,这是我手中的这一枚军功章背后真实的历史。(掏出军功章)

⑩在之后的岁月里,卧底、潜伏、枪林弹雨,我都已经无从知晓了。我作为儿子,我能看到的只有他身上的枪痕弹眼。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痕迹,还有你问他的时候他的沉默和微笑。

我父亲最喜欢的一首歌是刘欢老师的《少年壮志不言愁》。那是电视剧《便衣警察》的主题曲:“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掌声)

各位,我们目力所及的、习以为常的平静和安宁的背后,到底由多少鲜血和生命铸就?每当我想到这些连声响都没有的逝去,连丰碑都没有的牺牲,我只能从我自己内心最深处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掌声雷动)

父亲之于我,早已不再是偶像的地位,已经类似于信仰的味道。他的那张照片很多时候,我一碰到,我就觉得安心和踏实。我看到他的样子我就仿佛看到了忠诚,看到了智慧,看到了勇气,看到了奉献。每当我彷徨无依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如果是我爸爸,他会怎么做。当我睁开眼睛,我就可以看到方向,我就可以感受到从心底深处那股无尽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永恒的生命范本,到底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父亲,也许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做一个那样的人给他看。我的女儿,虽然你现在还听不明白你父亲的这篇演讲,但我希望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提到你的父亲,你也可以有好故事可以说。你也可以自豪的微笑,你也可以由衷的骄傲。

(选自《超级演说家第三季》,内容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篇演讲词的思路清晰、内容充实,作者用自己的父亲为例表达出显明的见解与主张。

B.本篇演讲词的中心话题是回忆我的父亲,同时赞美父亲的高大、伟岸,值得学习。

C.演讲者回忆父亲临危不惧、英勇顽强、大公无私的从警经历和对自身成长的影响。

D.演讲者想用此文让女儿长大后明白她的父亲也会是一位合格的永恒的生命范本。

【2】本篇演讲词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展开演讲的?请简要概括出来。

【3】按要求品析词句。

(1)但是在那一个瞬间,他把他的生命推了过去。(赏析加点词语)

(2)我的父亲一秒钟都没有停顿,一个箭步钻到他的身后,右手先一步把手枪从枕头下面抽出来,左手手臂锁喉,右手手枪抵头,然后对着所有人都说“不要动,全部都不要动,把枪放下。”(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4】演讲者一开头就抓住了观众们的心,结合第①段分析他是如何做到的。

【5】第段有一句“到底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父亲,也许我已经找到了答案。”请结合文章的内容,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写作

从八下语文教材,我们领略了各地的民俗,进入了物候学、地质学等科学领域,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体验了古人的理想家园。沉醉其间,我们感受到了多彩的地域文化,也感受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更得到了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请以“____________,真的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