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抚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亭午夜分:正午   四俱备:季节

B. 鸟相鸣:美丽的   以顺为者:准则,标准

C. 于虑:梗塞、不顺   毕力平:险峻的大山

D. 上自劳:军营   芳草鲜美:滋味好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予/斌   蛮/行霸道   白雪皑/旋而归

B.怀/沉   隔/挑拨离   独苍穹/理力争

C.望/原   头/苍有力   级而上/金不昧

D.台/实   岩/大无比   无音信/纷至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切实提高遵义市民的综合素质,是能否成功创建“文明遵义”的关键。

B.端午节那天,到湘江河边观看独竹漂表演的观众差不多将近有一万余人。

C.在遵义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

D.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进入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社戏》向我们展示了少年时期的鲁迅和农家伙伴的一段难忘生活,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都铭记在作者心里。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感情、发表主张,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和《核舟记》。

C.“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比兴手法,表现了延安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与延安的至诚至爱之情。

D.“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乙)江亭夜月送别①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C.(乙)诗前两句以“烟笼”“月移”写送别后景色的深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朦胧伤感的离别情绪中,寓情于景,景中见情,间接抒发了离情。

D.(乙)诗末句“寒”字仅写出诗人在“此夜”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全篇虽然不见“送”“别”字,也不见一个人,但诗人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

2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3王勃的这两首送别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来简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

(2)崔颢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1)选文中“A”“B” 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一夜能走多远

(1)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

(2)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我和父亲出发了。

(3)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咋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4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

(4)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要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皱了一下眉头,若有所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

(5)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我问不是明天才下种吗?现在准备有什么用?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会欠收。我觉得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儿,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地块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

(6)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圆里的都是这块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芭米穗与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

(7)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有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5垄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

(8)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的玉米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差到如此明显。

(9)一个黑夜,一个白天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

(10)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

(11)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选自《青年文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文中第(4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如释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

4题目“一夜能走多远”有什么含义?

5文章结尾说:“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埋藏着一粒“种子”,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粒“种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或体会。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我和___________的故事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故事真实、新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