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澎湖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B.今年的天气周而复始:昨天还骄阳似火,热浪扑人;今天就大雨倾盆,寒意逼人。

C.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D.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让他得以从重症新冠肺炎的魔爪中死里逃生。

B.“地摊经济”呈现复苏趋势,全国已有大约30个城市为“地摊经济”松绑。

C.国家建立健全禁毒信息系统,开展禁毒信息的使用、分析、收集工作。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B. 《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茅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C. 《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D.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庄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B. 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它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C.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的是奥林匹克的广泛性,只有全民参与,才有可能把奥林匹克的理想变为现实。

D. 在人类构筑未来的全部力量中,奥林匹克精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释)①苹汀(ting):长满苹草的水中小洲。②轩槛:凉亭。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顷波平”着意描绘湖面的浩渺无际和风平浪静的特点。

B.上片最后以冷清、旷远的景物,表现了词人悠闲自得的情趣。

C.“月上浮云散”勾画出了一幅月移云飞,浮云飞散后夜空清澈如洗的画面。

D.尾句写出了词人毫无醉意,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中的情态。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以“西湖好”总领词意,用多种意象,刻意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B.上片由远及近描写西湖景色,创造了一种既美丽又清静、平和的意境。

C.下片“月”与上片残霞夕照相照应,写出时间推移,烘托出西湖之美。

D.这首词即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及悠然闲适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3)春阴垂野草青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淮中晚泊犊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

(5)傲杀人间万户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醉东风•渔夫》)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丽达是保尔的革命同志,保尔就是在她的启发和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的。______

(2)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摊痪后,以钢铁般的意志坚持文学创作,写成了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______

(3)保尔因双腿摊痪不想连累妻了达雅,就向她提出离婚,达雅只好含泪答应。______

2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A背上又挨了一举,被推进了一间黑屋子,伸出的两手撞在墙壁上。他摸来摸去,摸到一个木板床似的东西,坐了下来,他受尽了折磨和毒打,心情十分沉重

A完全没有想到会被捕。“佩特留拉匪徒怎么会知道的呢?压根儿没人看见我呀!现在该怎么办呢?朱赫来在哪儿呢?”

选文中“A”是_______(填人名),他是因为_________被捕的。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掌上开花

黄咏梅

①喂这只流浪猫已经一年多。第一次见它,是在小区的一块石头上,褐色的毛发跟石头的颜色接近,左边嘴角缺了一块,从脸颊处陡峭地凹陷下去。我不禁对它萌生了怜意。它朝我喵喵叫了几声,跟家里被宠着的猫无异,眼神里流露着与人相认相识的含义。

②每天黄昏,我就会到那块石头上去找它。那块石头成了它天然的猫食盘。由于它的牙齿不便,几乎没法吃下硬食,所以,我持续地买一种湿软的猫粮给它,一闻到这个味道,它就连我也熟悉了起来。只要我一接近那块石头,就能看到它不知从什么地方蹿出来,喵喵地迎着我。

③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这是我与它的一种缘分。几乎从第一次我们相遇,它就跟我亲昵,用脑袋蹭我的裤脚,竖起尾巴在我的两腿之间绕行。即使它是一只又老又残缺的猫,我都会对它很牵挂。逢着雨天雪天这种日子,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我会想,这只老猫在哪里躲?

④有一个大雨的冬夜,我撑着雨伞打着手电去那块石头找它,站了几分钟,学着它喵喵叫。很快,就看到它冲进雨里,一路朝那块石头小跑过来。我蹲下来,把它抱了起来,抱到不远处那个凉亭里的长椅上,喂它吃了一包猫粮,跟它一起坐了很久。它不时用眼睛斜瞄我,喉咙就发出了均匀的咕噜声,这是一种放松、愉悦的信号。它咕噜咕噜地慢慢挨近我,试探性地用“手”搭上我的膝盖。我用手去抚摸它的脑袋、下巴,甚至它那残缺的半边脸颊。我的手所到之处,能感觉到它的回应,充满着享受、依赖。最终,它整个身体爬上了我的膝盖,蜷缩在我的怀里。

⑤从那以后,我去石头那里找它,就会引它往凉亭走,在椅子上喂它,然后停留一阵,用手抚摸它的脑袋下巴和那残缺的半边脸颊。这些,都成了我和这只流浪猫的默契。

⑥直到有一天中午,我拎着一袋猫粮又去那块石头找它。远远的,看到几个女人在石头旁边聊天,那只老猫就围在她们脚边转悠,喵喵喵喵地叫。用脑袋蹭一个阿姨的裤脚。这个阿姨手上拿着一包吃剩的鱼骨架子,一点点地用手将剩下的鱼肉掰下来,扔到地上给它捡。阿姨一边喂,一边跟其他几个人絮絮叨叨地说:“这只老猫,最会讨吃了,没得吃,还懂得跑到楼上,蹲在人家家门口叫个不停。”根据她们聊天的内容,我才知道,原来有很多人都在喂这只猫,因为它遇人不怕,相反,会跑过来缠人。阿姨说自己就住在这块石头旁边那个单元楼上,每天上下楼会遭到它的“纠缠”,而她的女儿几乎每天早上上学前,都会将猫食放在石头上。

⑦大概基于我得知那流浪猫是一只吃百家饭的猫,我对它喂食的义务和责任减轻了许多。刮风下雨、太热太冷、工作太累不愿下楼等等这些原因,都会让我心安理得地不去那块石头找它。我想我的这种懈怠还因为对它的情感有所减弱,毕竟它不是那个我单方面认定的缘分,确切地说,它对我的需要不是唯一。

⑧夏天的一个黄昏,我下楼散步,不自觉又走到了那块石头附近,只听到草丛一阵窸窸窣窣,它从里边钻了出来。它似乎认出了我,不,它一定认出了我。因为它一边叫着,一边将我朝凉亭方向引去,直到我们在凉亭的椅子上坐下来,它才停止叫唤,不断地用脑袋蹭我的胳膊,我的手指刚一抬起来,它的鼻子就凑了上来,将那歪斜的脸颊从我指尖划过去,并且很快发出了愉悦的咕噜声。我们重新找回了那种久违的默契,我用手一遍一遍地抚摸它的下巴、额头和脸颊,它高兴得在椅子上翻滚,亮出了米色的肚皮,它把两只手掌张得开开的,放心地摁在我的膝盖上。我记得一篇动物知识的文章将这个姿势称为“掌上开花”,猫咪做这个动作,表示它很放心也很开心,就像人们心花怒放的时候。

⑨我想,我大概忘记了,除了提供一些生存的必需,我还可以给予一些抚慰,或者说情感,而这些东西,无论对人还是动物,无论身处贫穷还是富足,同样也是本能的一种。如同这个世界永远需要鲜花,我们总是愿意看到那一幕幕让人欣慰和满足的掌上开花的时刻。

(选自2018年1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用“喂这只流浪猫已经一年多”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多处称流浪猫为“老猫”,既写出它的老,也表明“我”与猫日久生情。

C.第⑥段“每天上下楼会遭到它的‘纠缠’”,“纠缠”贬词褒用,写出它亲昵之态。

D.第⑥段写几个女人的言行,目的是赞美她们关爱动物,表现她们善良的心灵。

2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我”对猫的情感变化过程。

①萌生怜意→ 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情感减弱→⑤找回默契

3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只要我接近那块石头,能看到它不知从什么地方蹿了出来,喵喵地迎着我”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最终,它整个身体爬上了我的膝盖,蜷缩在我的怀里。”从描写角度分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标题“掌上开花”的含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根据以下要求,以“感谢这一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个人或学校的真实信息。(3)不得套作或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