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白杨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陶渊明、柳宗元、欧阳修,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 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D.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因为飞岛国国王和岛上的臣民只对数学和音乐感兴趣,而他对于这两门学科的了解比他们差远了,所以受到轻视。

2、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D.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望岳》——《杜诗详注》——杜甫——唐朝人

B. 《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作家

C. 《饮酒》——《陶渊明集》——陶渊明——西晋人

D. 《江雪》——《千首唐人绝句》——柳宗元——宋朝人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知其   B. 虽有嘉肴

C. 教然后知   D. 讲信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诗歌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环境,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作为考官,诗人认为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选送的首要依据是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关关睢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下列各项中上梁山的原因与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被官府(或者与官府有勾结的人)陷害,被迫上山型的,如林冲。

B.主动投奔、自愿上山型的,如孙二娘。

C.被俘上山,由于个人意志不坚定,甘愿为梁山效力型的,如关胜。

D.因行侠仗义而得罪官府型的,如杨志。

(2)保尔一生四次跨过“死亡门槛”。①保尔在和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②_________________;③有伤病的保尔被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④_________________。他的人生经历向我们揭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真正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夜听九寨

沉石

大多数人都曾是白天看九寨沟的,步入其境,会欣赏到那嵌入山水之间的多彩美景,尤其是那五彩石、孔雀蓝、魔幻般的池畔,还有那春分和仲秋时节被风浸染的山林,叶片的色彩宛如画笔,为那里的山水涂上大自然生命的色彩并赋予九寨沟神奇天堂之美名……

初秋早晨,当我步入九寨,把阳光与色彩收进眼帘之后,忽然产生另一种好奇的想法,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

九寨的夜很纯净,虽说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但夜的浓度仿佛过滤了似的,黑静中带着丝丝透明的蓝梦,在寨与寨之间、山与山丛中、湖与湖的彼岸飘浮着一种夜色情绪。此时,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当你贴近礁盘,俯身侧耳时,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发出的声音,然后由喷发的水珠同时打在翠竹林里,像散落的珍珠声,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合奏的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这是一出泉水,带动的是多音的组合!”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

“听说,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我指着海拔3 300多米的山峰,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

“那里是最原始的山洞,当年林场的工人曾进去过,谁也没有走到头。”甘巴担心地说,“光靠我这手电筒是无法走进山洞的。”

我笑了,带着一丝无所畏惧的神色:“山洞里只要有泉,单凭声音就会找到洞与洞之间的路。”

“你真的要进洞?”甘巴急了,“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

“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说,“要想写出真正的九寨神奇,一定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走进山洞里探幽,寻找的是泉的源头。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在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洞内的山盘与礁砂形成了九寨独特的地貌,泉涌出石间,并融入沙棘沉淀之后,形成了地质的钙化,水与水流出的是一种绿色的诗意。

蓦然,在我的头顶传来一阵轰鸣的水流声,像是一泻千里的瀑布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头望着,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水声来自海拔之巅,据说远古的人发现这个洞后就没出来。”甘巴说得很认真。

我凭着水声的方向,钻着一个个洞口,翻越着一个个起伏的山脉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凹处,总会有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谧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你听,在这里唱歌,有一种神奇的回声,并且传得非常远。”甘巴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神奇的九寨》。他唱的每一个音符都穿透了泉水与山石,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音箱里,真实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奇妙的魅力。一曲过后,我在洞的夹层中寻觅到了真正的水源头。“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

水线在夜色中闪现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而且能辉映着整个山洞,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

“这是洞中的小瀑布,真正的大瀑布还在高原深处。”甘巴说这话时,我已经明白了九寨水源的含义。我无须再去寻觅,已经用心触摸到了水的神经,泉的甘甜。

当我走出九寨山洞时,站在一处最原始的崖石边眺望,眼前的九寨已经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雾之中,东方的晨曦仿佛穿透雾纱,射出了绚丽斑斓的霞光。此时,我被迎面飘舞的晨雾缭绕,在夜与晨的交织中,再一次听到了那散发着馨香的泉水声……

(选自《人民日报》)

1在“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扑”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根据你的体会,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

(2)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

3作者浓墨重彩,详写夜探九寨山洞,是要突出什么?

4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根据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

中国汉字“春”由“屯”“日”“艸”组成。“屯”在甲骨文中象草芽破土之形,是草木蓄势、艰难破土之象,三个部件形象地体现出春季万物苏生的过程——大地冰封严寒,草芽悄然地积聚生机,艰难破土,在阳光的普照下,最终焕发出强旺的生命力,春草蔓延,遍布原野……

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