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南通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②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③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④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⑤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A.②③①⑤④

B.⑤③②④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②①⑤④

2、下列句子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A.我们在学习中想要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认真学习,虚心求教,切忌不要骄傲。

B.百色起义纪念馆已成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C.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和稳定,为维护其和平和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作用。

D.我们要把贯彻、宣传、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成果体现在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实绩上,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下列关于《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因为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B.《傅雷家书》中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从小就在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哥哥阿尔焦姆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D.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个重要主题。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文学家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科普说明文。

C.《诗经》亦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后人又称其为“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然读者依旧可体会到那种无边的痴情和怅惘。

B.诗歌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显得婉转缠绵,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C.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D.本首诗“兴”的特点突出,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卖炭翁》一诗中抒发主人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

(6)《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请参照示例,为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简洁的描写性语言表述画图。

示例:图1

配文字: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道事情要坏。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情,让我读懂了中国

李月亮

①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网的消息,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3月27日00时10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超50万例。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我想谈谈疫情至今,自己内心的一些变化和感受。

(一)

②我们的人民是最好的。

③政府一声令下,不管是老家村上的父老,还是城里小区的居民,都集体禁足,就连地头蛇和上访户,都乖乖待在家里,秀起了美食。我有个做自媒的朋友,在意大利留学,如今仍禁足在意大利疫情重灾区——博洛尼亚市。据他所见所闻,意大利疫情这么严重,但公交还在运行,酒店还在聚会,戴口罩的人还不是很多,不听政府指令偷偷溜出家门乱逛的人,大有人在。不独独是意大利。西班牙有位一线医生,看到本国居民到处聚会,牵着狗四处溜达,而她已经连续工作10个小时没有休息时,忍不住在镜头前恸哭,呼吁全国人民:灾难来了,求求你们不要外出了。疫情面前,服从指挥和命令,不给病毒传染机会,在这一点上,再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中国人,如此团结一致。

④不过春节,放弃社交,不做生意,冲上一线,心甘情愿陪这个国和更多家,一起挺过劫难。这就是中国人的群像。

(二)

⑤有一种援助,叫中国援助。

⑥从个体到群体,从百姓到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处处都流消着善意、温暖和慈悲。

⑦哪怕,某些如今有求于我们的国家,之前还嘲笑过我们,联合别的国家欺负过我们,我们也暂且将恩怨放一边。派出一支支救援队,奔赴那些医疗脆弱、感染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同时带去的,还有中国人加班加点生产的防护服、口罩和药品。我们的国宝级专家——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很多人,顶着黑眼圈,仍抖数精神,开视频会议,和多国专家分享经验和教训。我们国家的人民,在新闻上看到别国的疫情时,纷纷留言加油啊,一定会好起来的……

⑧中国人不好记仇吗?中国人太好欺负吗?不是的。是遭受过太多苦难,历经过太多欺凌,承受了太多不公后,中国人才对这个地球上的所有不幸,都感同身受。是这场疫情,让我们更懂得:中华民族的集体气质里,最迷人的部分,是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更是________,________。

(三)

⑨我们的科学家是国宝功臣,当被长情厚待。

⑩7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赶赴武汉,来到一线。2月15日,他胆囊炎发作,拖了几天后还是动了手术,医生让他卧床休息,他躺了一个星期就出院,再次投入到抗疫一线。他说,那么多医护都在和时间赛跑,他无法心安理得地养病。

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84岁的钟南山院士,拿着那张广州开往武汉的无座车票,坐在高铁餐车内闭目养神的样子;看到了72岁的李兰娟院士,和团队人员一起守在一线,脱下防护服后,微笑脸庞上那道深深的裂痕;我们也看到,在人群中发声的张文宏主任,每一次出现都顶着黑眼圈,侃侃而谈……

危急关头,方显英雄本色。大灾之下,可见国士无双。

我们要感谢这一群又一群具有专业精神和悲悯情怀的科学家们,他们不仅挽救了一个民族,而且重塑了一代人的三观:强大而无畏的中国,不可能建立在泡沫和娱乐之上,而是需要一代又代这样的实干家。

(四)

作为中国人,我们历时两个多月,挺过灾难后,也在劫后余生里,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生活的这个国家、诞生的这个民族、身处的这个群体、遇见的那些英雄,有了不一样的情感和认知,让我们在疼痛中,再次确认归属感。

鲁迅先生说: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她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我们不欢迎灾难。但这场灾难,真的让我们前所未有地读懂中国,接近国魂,理直气壮地,当一个无畏无惧的中国人。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过春节,放弃社交,不做生意,冲上一线”是中国人民支持抗疫做法中的一部分,作者只列举这几种做法,是因为它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B.第二部分(5~8段)中,作者赞美中华民族的集体气质,但不赞同我们给那些欺负过我们的国家施以援助。

C.在第三部分(10、11)段中,作者列举了四位抗疫英雄,详写了张伯礼院士,略写了钟南山、李兰娟和张文宏。详略得当,安排合理。

D.文章结尾,作者呼吁读者在疫情中感悟国魂,当一个无畏无惧的中国人。

【2】围绕“疫情”,作者“读懂”了几个方面的问题?请你概括出来。

【3】根据你对文章第(二)部分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⑧段横线上补写两个成语。

【4】第③段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来突出表现疫情期间“中国人的团结一致”的?请你结合文本说一说。

【5】文章最后一段引用鲁迅先生的话:“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她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结合文章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以“ 花开的时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