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黄南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三十年前的青山沟无人问津,而今这里已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

B. 一个人如果想要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道路上的挫折。

C. 她将这幅古字画修补得天衣无缝,简直是妙手回春

D. 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B. 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也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3、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褓(qiǎng黑() 演) 怒不可è

B.sǎng)   纶(qíng)   拙liè级而上(shí

C.日(岩(chán)   怠(xiè) 纷至来(

D.zhá) 辗)   文(pián) 接而至(zhǒng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风/息   呼/气喘为人知/有人迹

B./招   空/如丝如 转瞬逝/一如

C./倾   白/有介事 金不昧/阶而上

D.晕/耀   实/纷至来 避暑凉/木寡言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任选角度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请结合“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分析数词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文学常识及古诗词填空。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他是我国_____时期的人。

②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关雎》

③《卖炭翁》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兼葭》

⑤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_____。《小石潭记》

⑥《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这篇文章是他参加王叔和政治变革失败后,被贬谪到湖南_____时写的。

⑦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门外有人拍门。

“瑞宣!开门去!”祁老人叫。“多半是你爸爸回来了。”

瑞宣又请上弟弟瑞全,才把装满石头的破缸挪开。门外,立着的不是他们的父亲,而是钱默吟先生。他们弟兄俩全愣住了。钱先生来访是件极稀奇的事。瑞宣马上看到时局的紧急,心中越发不安。瑞全也看到危险,可是只感到兴奋,而毫无不安与恐惧。

钱先生穿着件很肥大的旧蓝布衫,袖口与领边已全磨破。他还是很和蔼,很镇定,可是他自己知道今天破例到友人家来便是不镇定的表示。含着笑,他低声的问:“老人们都在家吧?” “请吧!钱伯父!”瑞宣闪开了路。

钱先生仿佛迟疑了一下,才往里走。

瑞全先跑进去,告诉祖父:“钱先生来了。”

(选自东营市教科院推荐必读经典名著,八下阅读篇目)

以上文字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北平沦陷时期,北平小羊圈胡同里几个院子里祁家、钱家_____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 折的道路。选文中的“瑞宣”具有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词

①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②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③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④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⑤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令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⑥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⑦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⑧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⑨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⑩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的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⑪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的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⑫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的初稿。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

(1)概括内容。

①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母亲没有因为我不慎打碎了家里唯一的热水瓶而打骂我。

②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

③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

④记忆中最后悔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

⑤我为“报答”母亲所做的两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文中莫言的母亲在生活的点滴中给予成长期间的莫言以潜移默化的教育。结合文章,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不少于100字)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酿酒师把米蒸熟,倒进缸里,拌上酒曲。然后把酒缸密封起来,免受外界“侵扰”。一段时间后,酒缸里的米就变成了醇香的美酒。发酵时间越长,酒就越醇厚幽香……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排除侵蚀和干扰,才能迸发出巨大潜能,时间越长,越能书写人生的辉煌。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以议论为主,辅以其它的表达方式;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