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灯笼》作者吴伯萧,散文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黑红点》《忘年》。
B. 《核舟记》作者清代文学家魏学洢,此篇选自《虞初新志》。
C.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描写迅哥儿和小伙伴们看社戏的往事,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之情。
B.《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是刘成章。全文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表现了这种民间艺术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特点。
C.《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洢,出自明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本文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内容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风、雅、颂是其基本手法。
3、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隔夜食物是否会危害健康的疑问,逐渐困扰起都市人来。
②现代营养专家认为,隔夜食物并不等于洪水猛兽,只要不是放置时间过长、食用频率过多,就无需谈之色变。
③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看重。
④凉拌菜的卫生情况不好把控,冷藏更容易变质。
⑤熟的河海鲜时间长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甚至产生毒素。
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不包括熟的河海鲜和凉拌菜。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①②⑥⑤④ C.③①②⑥④⑤ D.②①⑥⑤④③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幅画原本已经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B. 甘肃祁连山重大生态污染事件历历在目,若还守不住这绿水青山,惩罚可从来不会缺席。
C. 纪律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叹为观止。
D.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目空一切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中“太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___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
③______________ ,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④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⑤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前四句。
7、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下面是某位同学阅读《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书时整理的比较阅读表格。请完成其中的填空。
主题/名著 | 《傅雷家书》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关于爱情 | 在1954年3月24日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向儿子傅聪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即把(1)放在第一位,而把爱情放在第二。 | 保尔与冬妮娅分手时说:“我首先属于(2),其次才属于你和别的亲人。” |
关于读书 | 傅雷特别喜爱阅读《(3)》,书中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他推荐傅聪阅读这本书。 | 保尔最爱阅读英国小说《(4)》,从中领悟到了要坚持不懈,拥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难。 |
(5) | 傅雷: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 保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6)。” |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登泰岳
韩天街
①一九七八年初春,为拍摄《书法艺术》电影,我与朋友一行五人访碑泰山。彼时经历寒冬的泰山似在冬眠中还未苏醒,落叶的树,无芽的草,一片土黄色,很莽荒的萧瑟相貌。晨八时进山门,拾阶而上,偶要攀爬土坡,一路走去,赏右侧大山坡上字大于斗、整幅字巨大到看不到边际的古代“大字之王”——经石峪金刚经刻石;观不知其年的五老松,它那奇崛开张如龙蟠凤舞的姿势,让我们绕着它转悠了四五圈,还觉看不够。
②那时节,山上还多余雪。风萧萧的晚间睡在招待所里,还算暖和。翌日晨四时,裹上借来的棉军大衣,急匆匆地赶往东侧日观峰的拱北石景观台看日出。记得李太白有“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的诗句,我这次要亲见奇景了。寒风中,急切地期待日出,终于,旭日在一片曙光的簇拥下,矜持地露脸了。那奇艳的红,似乎只有刚出炉的钢水才有这般厚实、凝重、绚烂。眨眼间旭日已从海上跃起,爬上远处起伏如波涛的群山,这以天地为幕的大观,奇妙到铭心刻骨。此时高居山巅而临下的我,不由吟起了“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自豪啊!
③二〇〇八年盛夏,又有登泰山之旅。但此时“旅”的辛苦,都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一扫而光,“攀登”一说,成了夸张说辞,虚张声势。旅游车直送中天门,再乘坐缆车空降到南天门。一路上满目碧绿,生机勃勃,大有“游”之乐,而无“旅”之艰,甚觉轻松。但世上事,得必有失,步行登山的一路景致也因此无缘欣赏,不免生出了浓浓的失落感。
④旧地重游,泰山已不复三十年前我初游时的清寂,变得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美景恨不百回看,午后时分,又登上了观景台,体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受,玩味杜工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境。然而,环顾南北而有所思,此处泰山独高,再遥望西南,那边陲上的珠峰,要高出泰山若干倍。珠峰有灵,会视泰山为小丘的。又想到古人常用“泰山北斗”作美喻,将泰山与北斗并列,其实,居北斗而俯看泰山,它仅是砂石一粒,渺焉难寻。我彼时不由自问:天下小了,泰山小了,“小天下”的自身岂不更加渺小了?!初登泰山时的莫名自豪、自大此际被一扫而空。得此感悟,折返海上后,我披刀叩石,刻了一大方印,曰“登山小己”,自警也。
⑤八年后,岁近八旬的老朽,有幸三登泰岳。旅游业更加发达了,在一条龙衔接的全程周到服务下,一切攀山艰辛的顾虑早已全消。初登泰山时九小时的路程如今仅需一小时,在车上,在缆车车厢里,坐看窗外,满山遍野的绿,还夹杂着些许的红,天成的斑斓,是老成而醇郁的秋滋味。那明灭断续的登山路,似断线的珍珠串,时隐时显,美极。也怪,我总觉得人的思维多有“贱”的一面,至少我是如此。初登泰山时那般艰辛,多挪身一步都觉烦难,那时多向往一步登天的舒坦便捷。如今,舒坦便捷了,却又惦记着当初辛苦中才能获得的乐趣。
⑥还惦记着藏匿其里的满是佳境的“经石峪”、“五老松”、“十八盘”,以及沿山镌刻在石壁上满目琳琅的古贤题记。我庆幸,亏得有第一次全程的步行,否则,也许以为巍峨的泰山,其妙处仅在山巅的几处胜迹呢。
⑦久久地站立在观景台上,由远而近,感受到一座山、一座城市的勃勃生机,新的得体,古的雅致,相得益彰。今胜昔、换新天,靠的是不断奋斗、不断努力。由景及心,此时不无联翩的浮想:古人有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吾今老大矣,生理上当服老、知老,心理上应年轻、忘老。岂能借口自己的年衰体弱而虚度岁月,空抛时光?!
⑧折回申江,即择佳石,挑灯刻制了一枚“老大努力”的印章,既以明志,也以自励。
⑨泰山拱北石景观台,对我而言,不仅可观山赏景,更像是无声的传递正能量的讲台,作为一个年届八旬的文艺老学生,三登泰山,曾让我三变心志——“山登绝顶我为峰”,是盲目膨胀的自信;“登山小己”是清醒而及时的 ;“老大努力”是衰老不言退、不言败的 。
⑩在既往的四十年,见证和蕴蓄着华夏文明史的崔嵬泰山,对于我是诤友,更是良师。
(选自2019年4月3日《文汇投笔会》,有删改)
【1】请从原文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⑨段空白处,表达作者后两次登山的感悟。
【2】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
眨眼间旭日已从海上跃起,爬上远处起伏如波涛的群山,这以天地为幕的大观,奇妙到铭心刻骨。
【3】文章第⑤段有一句话:我总觉得人的思维多有“贱”的一面,至少我是如此。句中“贱”为什么打上引号?请予以说明
【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段中称泰山为“诤友”和“良师”的理解。
9、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 花开了”为题作文。
(2)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背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成功的背后可能是汗水,荣誉的背后也许是眼泪;恨的背后难道就不可能是深爱?严的背后又何尝不可以是包容!……多一种观察的角度就多一道风景,多一个思考的角度就多一份深刻。
要求:①选择题目(1)的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2)的另拟题目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