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临沧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董卿抑扬顿挫地朗读,感染了诗词大会现场的每一位听众。

B.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C.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白佛山景区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D.小明同学经常参加义务劳动,任劳任怨,赢得了全体同学的尊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5月27日,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目空一切地为珠峰“量身高”。

B.消费者向黑猫投诉平台反映:天猫泸州老窖官方旗舰店虚假宣传,不发赠品,客服强词夺理还屏蔽消息。

C.不可否认,国际上总有一些势力对中国发展居心叵测、不怀好意,其目的就是要挑拨离间、破坏区域稳定。

D.从高空俯瞰正解冻的纳木错,漂浮的冰块散落在碧绿的湖面上,与远方的雪山相互辉映,美景让人叹为观止

3、《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松——大闹飞云瀑

B.吴用——智取生辰纲

C.李逵——挙打镇关西

D.宋江——怒杀阎婆惜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兴“就是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完成后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2)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肖像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烧炭的艰辛。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环境。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此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收视率达1.27%,冲入同时段上星排名第1位。截至4月8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全网收视次数超2.57亿次,是第二季的3.9倍,收视人数达1.58亿人,是第二季的3倍。央视网海外社交平台账号总浏览量超过936万次,独立浏览用户超670.3万。

【材料二】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外卖小哥”雷海为打败北大硕士获得冠军。他在分享读诗心得时谈到,自己曾一年背诵唐宋诗词805首。但也有人评论说,现在的父母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诗,可惜最终难以塑造其“诗和远方”,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因此就有人质疑:面对升学压力,是否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

某问卷网针对中小学生古诗词背诵进行调查研究,其中一项数据如下:

你认为背诵积累古诗词的重要性在于

选项

比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7.4%

背诵古诗词可以更好地让我们理解其主旨,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11.23%

背诵古诗词可以让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44.11%

不明确

17.26%

【材料四】

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2】结合【材料三】,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三点)。

【3】阅读【材料四】,指出下面诗句属于“造境”的一项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难忘那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言之有物,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3)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