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一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bǔ)育  (qì)     (wù)痛绝      忧心忡(chóng)

B.粗(zhuó)   (miǎo)小   (qiè)而不舍  (jūn)重负

C.吞( shì)   (zēng)恶    心有灵(xT)   (yān)然勒功

D.(chàn)悔   (wū)辱     (huì)人不倦   忍俊不(jīn)

2、请找出下面对加点词的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       

那根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台阶上……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

A.介词   副词   拟声词   连词

B.连词   拟声词   副词   介词

C.拟声词   副词   连词   介词

D.副词   拟声词   介词   连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的开展,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4、下列关于名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猎人笔记》是德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作。

B. 李汝珍的《镜花缘》,想象奇特,构思新颖,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

C.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刻画的是《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

D. 《朝花夕拾》这部小说共收集11篇文章,《狗猫鼠》是第一篇。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明卿:作者的朋友,被贬到楚地,作者为他送行。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既点明时令是暮春,又借“杨花”“子规”烘托出伤感的气氛。

B.乙诗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和友人被贬的地方,营造了迷蒙凄凉的氛围,也暗含了诗人对朋友前途命运的担忧。

C.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诗人对朋友的牵挂。

D.乙诗最后一句将自己对朋友的情感寄托于“白云”,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作者对朋友的同情。

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

C.全国政协委员、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接受新华健康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理雾霾与发展经济必须相得益彰且和谐统一

D.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面膜市场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至少存在三大鲜为人知的秘密:挂洋牌子、成分造假、价格虚高。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liàng) 落(zhāo) 高(miǎo) 镜(léng)

B.弄(sì)##dot## 打(chuí) 斜(jī) 蔽(yīn)

C.倜(tǎng) 确(záo) 应(hè) 赏(jiàn)

D.蓄(chǔ) 空(lín) 士(shēn) 拼(còu)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行甚远

野有麦场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等句表现了狼的狡猾。

B.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房名,“志”是记述,“异”指离奇故事。

C.文中“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等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屠户的勇敢、机智。

D.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按照“遇狼——惧狼——御狼——劈狼”的情节展开,后一部分是议论。

(3)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

(3)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4)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

(7)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8)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①无边丝雨,飘飘洒洒,连绵山脉笼罩在雨雾中,那天,是我来这所偏远山区小学支教的第一天。

②来之前我曾想,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或许能激发出孩子们探索外界的信心,甚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③不过在一展抱负之前,我得先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下雨导致了停电,小学里没有现成的床,幸亏我准备了睡袋。厨房里生锈的铁锅满是污垢,第二天光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更令人头疼的是没有自来水,只有一个盛水的桶,桶里的水仅够洗漱、要是想做饭、洗澡,就得去校外打井水。

④每天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候,我会顺便家访。没想到,孩子们的上学之路道阻且艰,尽管政府已经把山路修得很平整,但很多孩子更愿意走林间小路,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树丛中的羊肠小路上,我明显跟不上他们的步伐。

⑤孩子们会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山林的深处有野鹿、银狐,比如曾经有孩子上学途中从高高的山坡上滚下去,居然没有受伤……那些离奇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天地中的人们充满灵性和浪漫的生命元素。

⑥这种浪漫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只是昙花一现。当我亲眼看孩子们闷着头大口吃着缺油少荤的单调午餐时,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们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孩子们对我播放的有些纪录片提不起兴致。的确,面对这些小小年纪就艰辛生活着的孩子,我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去关心遥不可及的远方和素不相识的人们。但我能做些什么?

⑦支教的最后一天,为了给我送行,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画黑板画、贴气球、布置教室。他们的欢笑声像高原洁净的空气一般清新怡人,节目是孩子们提前好几天排练的,每表演完一个,我都拼命鼓掌。

⑧欢送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悄悄出去了。起初我没有在意,后来发现教室里人越来越少,门外响起呜呜哭声——整个走廊里都是蹲在地上哭的孩子。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去安慰哪一个。我不忍心面对他们,转身回到教室,然而黑板上的字又一次刺痛了我,我疯狂地擦着满满一黑板孩子们写给我的话——别走!留下来!”“留下来!别走!任凭泪水恣意流淌。我真的太为难了!

⑨傍晚,坐在回程的高铁上,一位妈妈在给孩子指着远处美丽的红霞,孩子笑着;旁边坐着的是被山区孩子触动了的我,远方生活着的是通过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山区的孩子们。

⑩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下面对第①段环境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点明“我”前去支教的时节是春季。

B.交代“我”去支教的地点是偏远山区。

C.为文章第③段停电情况的出现做了铺垫。

D.烘托了“我”对支教工作的恐惧心理。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④—⑥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山区孩子的生活状态

艰辛

________

________

浪漫

孩子们讲述流传在山间的奇特故事。

这种生活状态造就了孩子们的多样的性格

________

【4】第⑧段中说“我真的太为难了”,为什么?请分析。

【5】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含义。

11、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1在句子的横线上填空,理清作者的联想思路。

(1)小雪落在山上矮松的树尖上,这使作者想到矮松像____。这里用的是___的修辞方法。

(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这景色使作者联想到____。这里用的是____的修辞方法。

(3)傍晚,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的薄雪上,这景色使作者联想到____。这里用的是____的修辞方法。

2作者在选文中运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⑤不得抄袭。

(1)请你以“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2)“生活是多么美好,不管是清丽灵秀的山水,凝重古朴的建筑,风情万种的异域,天成妙思的墨香,还是平凡生活中的一首歌,一杯茶,一朵花……都足以令人陶醉。

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