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岳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呐喊》——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桃花源记》——《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诗人

C.《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D.《大雁归来》——《沙乡年鉴》——利奥波德——英国生态学家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悟   闲/目一切   天衣无/场作戏

B./幅   房/挑拨离   词夺理/身体壮

C./倾   级/金不昧   生植物/轻歌

D.择/心   经/不盈寸   不修边/名其实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社,原指谷神,现在指社区。

B.在《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C.《礼记》是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幽默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笔下极富诗意和擅长写景状物的文章妙手。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稻浪的翻滚,谷粒的沉实,稻香的弥曼,色彩的金黄,都是她特别留心的细节。

B.“求实存真”四个大字也同时镌刻在了董保存的心上。他醒悟到,长征中的真实细节,还有许多未被挖掘出来。

C.创造与毁灭、新生与死亡,一条浩荡大河,将这个单纯的哲学命题演译了千年。

D.水面倒映着的,是一张枯槁的面孔,额骨高凸,皮肤松驰,眼眶深陷,眼里没有一丝光彩,只有呆滞、笨拙和麻木。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2)________,老妇出门看。

(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5)________,千里共婵娟。

(6)________,潭影空人心。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

(8)________,更着风和雨。

(9)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

【1】______________(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疾病)

【2】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只填序号)

(1)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

(2)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杰出代表。( )

(3)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因两人的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 )

A.朱赫来     B.阿尔焦姆     C.谢廖沙     D.冬妮亚     E.达雅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我与芦花有个约定

吴建

①“芦花没有什么看头。”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这样写道,的确,芦花极普通,极平常,不能和姹紫嫣红的奇花异卉相比。而我独爱这个没有什么看头的芦花。

②记忆中,故乡的小河滩上有那么一片茂密的芦苇,鸭知水暖的季节,还在襁褓中的芦苇,从河滩边抬起头来,尖尖的,嫩嫩的,几场春雨过后,笋样的身子由细变粗,(A) 芦芽不断地跃出水面,像玉米拔节似的往上蹿,继而又长出颀长的叶片。端午节过后,芦苇一个劲地疯长,芦苇顶部抽出圆锥形的花穗,初绽新蕾之艳。盛夏三伏,花穗渐渐蓬松,毛茸茸,软绵绵,我们信手一捋,花穗会分解成无数个小绒球,轻轻一吹,天空中便有六月飞雪。等到了重阳、霜降之时,百花凋谢,草木枯萎,芦花益发显得超凡圣洁,远远望去,河边一片霜白。初冬,北风一吹,花絮飞舞,纷纷扬扬,我们从河边路过,花絮就会飘在我们的头上、脸上、身上,柔柔的,好温馨。

③进入中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让我很少接触外界,我似乎再没见过芦花。偶尔乘公共汽车外出,我总会眺望车窗外的风景。在河湖的四周,吸引我的也许不是那一排排整齐的道旁树,而让我整个人精神起来的,却是河滩边的芦苇丛。然而,随着河道的整修,原本长在河滩边的芦苇丛都慢慢地消失了,那芦花烂漫的日子,那花絮飘舞的时节,已经很难再见到了……曾经熟悉的事物,因经久的阻隔而变得遥远、陌生。

④于是,芦花成为我心灵中的一种追忆,以至在读到越来越多的描写芦花的诗文时,变为一种很深的情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种飘渺朦胧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愫,却是以蒹葭(芦苇)起兴。(B)虽然译注中说是苍绿的芦苇,我却固执地想到芦花。芦花的洁净、飘摇,不是更有一层美丽而忧伤的色彩吗?“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空旷高远的蓝天下,那一蓬蓬一簇簇一片片洁白的芦花,清雅飘逸,漫舞轻扬,像写在大地上的诗行。“西风又转芦花雪,故人犹隔关山月。”飒飒西风里,那一支支芦花承载着多少浓情和爱恋。日本作家德富健次郎,以芦花为笔名。那不到600字的散文《芦花》,写得那样清新别致。退潮时,“露出满是小孔洞的干沙滩,带有泥巴的芦根处有小螃蟹在爬着”;满潮时,两三里长的芦洲与河海相连相通。远处,帆影点点,渔歌频传;近处,“一望无际的芦花在水上映出倒影”。从远处望去,蓝天、白花、碧水,构成一幅色彩明丽、意境清新的独特画面,衬得芦花更美丽、更潇洒、更诱人!

⑤芦花洁白,风采浪漫,摇曳着轻盈的身姿,若雪,似云,更似披着雪白婚纱的娇羞新娘,在梦呓中舞蹈。她似花非花,似雾非雾,似白淡白,貌不出众:她无色无香,蜂蝶远离,却怡然自得;她平淡无奇,默默无闻,与世无争;她风姿高雅,安适而宁静。

⑥我多么想再看一看“苇花半起时,晚凉有清香”的芦花。去年元旦,我和几位友人去江心小岛长青沙游玩。正是寒潮来临,天色阴晦,沿途河畔一派萧疏景象。突然有人惊呼:“芦花!芦花!”抬眼望去,江边,一片连锦的盛开的芦花。芦花似雪,在寂寞的冬季开得那样烂漫,将寒冬的阴郁一丝丝、一缕缕抹去。难以想象,那么柔弱的植物竟然顶风斗雪,成为寒冬腊月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单纯的有着顽强生命力的芦花,是我童年的芦花,隔了几十年相见的芦花,在诗文中邂逅的芦花。如今,她不再模糊,而是圣洁的白雪之盟,缔结在我心上。

⑦芦花飞雪涨晴漪。在这白露为霜的季节,我与芦花有个约定。

1选文题目为“我与芦花有个约定”,从文章内容看,作者写了哪些芦花?

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表现力强。试品析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A.芦芽不断地跃出水面,像玉米拔节似的往上蹿,继而又长出颀长的叶片。

B.虽然译注中说是苍绿的芦苇,我却固执地想到芦花。

3如何理解选文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选文第⑤段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材料后作文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是今年最流行的句子之一。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希望。耕耘希望,常常会收获梦想。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如今春日的暖阳已然照耀在田野之上,万物复苏,处处皆是繁忙的景象。只要我们抛除杂念、坚定信心、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则必将迎来暖阳遍地,春暖花开。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