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呼和浩特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动/生 衣/霓羽衣

B.入/透 风景/费苦心

C./旅 实/安营

D.涡/风 角/恃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读书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在书店里,总有人看上如走马观花,对书籍袖手旁观

C.无论做学问还是做实验,格物致知的精神均不可或缺。

D.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老生,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女子。

B.《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其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D.《小石潭记》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其作者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辈(xíng)       (shěng)       叨(xù)            (xìn)

B.奋(kǎng)       (jí)            (guàng)       旗(jīn)

C.跃(yǒng)       步(dù)            (juàn)        (xiá)

D.(wǔ)          勃(péng)        耳畔(pàn)          (lì)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首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三四句写出来破山寺后禅院环境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

2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5)请默写出《蒹葭》的开头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书报告的提纲,请你模仿小明,从《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中任选一部书目,也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的提纲吧。(提纲至少写出两条)

专题名称:《骆驼祥子》中的北京味儿

报告提纲:①书里有不少富有生活气息的北京方言,如“闹荒”“耍骨头”等。②书里有不少令人垂涎的老北京美食,像糖瓜、豆汁儿、卤煮豆腐等。③展现了老北京人丰富的日常生活,如在天桥喝茶、在积水潭垂钓等。

专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提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壶口瀑布》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各題。

但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操,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竞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橫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

B. 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而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

C.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D.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2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足( )

A. 《壶口瀑布》是一篇描写水的游记,作者梁衡运用形象生动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B. 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C. 文章巧妙联想,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D. 作者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水”,先写石,后写水,借物喻人。

3下列对选文中瀑布的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整有力 B. 凝重猛烈 C. 从容奇绝 D. 至柔至和

4下列对选文语言特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简洁凝练、言简意赅 B. 古朴隽永、整散结合 C. 沉郁顿挫、寓庄于谐   D. 畅达自然、典雅凝练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什么颜色?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微视频《青春的颜色,叫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最好的传承。

青春,是什么颜色?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如青春的颜色,是责任,是担当,是使命,是拼搏,是上进等。

请以“青春的颜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