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二上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岳阳花鼓戏之所以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纯朴的乡土气息。

B.谁也不会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C.通过四周高大的围墙,让人依然能够联想到遗址当年的雄伟壮观。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2、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C.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D.《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之间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黄土高原上气势磅礴的腰鼓,它能如此鲜明地使你感受到生命的活跃、强盛和存在。

B.这滴水,自玉龙雪山流下,一路向南,流过美丽的丽江坝,看过初建的丽江城,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

C.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D.回望灯火光中的戏台和吹到耳边来的横笛,在皎洁的月光下缥缈得像一座满被红霞罩着的仙山楼阁。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鲁迅的散文《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之情。

C.《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D.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冲淡凝练、虚实相生、回环曲折的笔墨,描绘出一幅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的世外桃源图景。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王国维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任选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的绘画美。

【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前后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名句默写:

1)海内存知己,

2)念天地之悠悠,

3   ,欲上青天揽明月。

4)不戚戚于贫贱,  

5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铜雀春深锁二乔。

7)但愿人长久,  

8)兴,百姓苦。  

9)怀旧空吟闻笛赋,  

10)蓬莱文章建安骨,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谁发动的?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小题

口罩,为呼吸道设防

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全民战争中,“人自为战”最基本、最有效的武器,莫过于口罩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②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病人的飞沫。你知道飞沫的来源吗?

③飞沫主要来源于咳嗽和喷嚏。咳嗽是一种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能把肺中的空气压缩为1米多长的喷射流,携带着3000多个细小液滴,以20多米每秒的速度冲开声门,脱口而出。喷嚏则能将4万个细小的液滴,以超过12级飓风的速度猛烈喷涌而出。不仅咳嗽和喷嚏,从高声喧哗到日常呼吸,都能产生大大小小的飞沫。飞沫的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携带着病毒在空气中悬浮、飘散、游荡,远达十余米,长达数小时。

④如何为我们的呼吸道站岗放哨以切断病毒传播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市场上的口罩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但预防疫情的主流口罩是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与市场上其它类型的口罩相比,N95口罩防护性更强。它由聚丙烯为基材的多层无纺布制成,N代表非油性粒物,95则表示过0.3米颗粒物不低于95%。飞沫正好在N95口罩的“关照”之下,因此N95口罩就能成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对密切接触者的医护人员来说,N95口罩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卫士”。

⑤但是N95口罩并非所有人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研究表明,佩戴N95口罩时,吸气和呼气的阻力分别增加26%和22%,我们不得不更努力地呼吸,才能维持正常的压力梯度和空气流量。数据显示,连续佩戴N95口罩4小时后,空气交换量减少37%,血氧他和度降低,能引起疲劳、头晕等症状,对于心肺功能较弱的人,佩戴N95口罩时不可不慎重。我们选择口罩要遵循“充分而不过分”的原则。

⑥与N95口罩相比,医用外科口罩成本更低,舒适性更强,普及程度也更高。它由三层无纺布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吸水层。虽然没有达到N95口罩的防护标准,但对飞沫和微小颗粒物有很好的阻隔和过滤作用。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护,医用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

⑦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是其发挥效能的关键。戴口罩前要洗净双手,捏住左右系带挂在耳上,防水层朝外,带有铝条鼻夹的一边朝上,切勿内外反置和上下颠倒。将鼻夹接压到位,拉伸底部盖住下巴,半张脸就在口罩的防护之下了,有效地阻止了手无意间触摸脸部造成的污染。随着呼吸,大量尘埃、飞沫会吸附在纤维中,因此口罩一般4小时就要更换。

⑧2020年春天注定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慷慨悲歌中,雪片般的口罩也昭示了毎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人们在公共场所自觉佩戴口罩,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人一份关爱,这是我们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薄薄的口罩,也许会在更久的时空里融入我们的文化。

(原文有改动)

【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研究表明”不能删掉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第⑥⑦段说说选文是从哪两方面介绍医用外科口罩的?

【5】全民打完疫苗以后,有人觉得现在很安全了,有同学说目前气温逐步升高,戴着口罩不舒服,在教室里没有必要戴口罩了。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写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4)字数不少于600;(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