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家渠市初二上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C.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D.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其正文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2、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1)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2)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解说:这两个句子中(2)句运用感叹号,语气更强烈。

B.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儿子。解说:这个句子主干是:邓稼先是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

C.老虎一声大吼,震得群山都在发抖。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一位老人微笑着喝泉水。解说:这句话中“一位”“老人”“喝”分别是定语、主语、宾语。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大厅广众  瞬息万变  无精打采  月明风轻

B.张惶失措  诲人不倦  转弯抹脚  重峦叠嶂

C.情郁于衷  黯然失色  穷困潦倒  名付其实

D.娓娓动听  锐不可当  得天独厚  祸不单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初中生自控能力差,常常借口网上学习为名,偷偷玩各类无益游戏并沉湎其中。

B.这条航线的开辟,使两地之间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容不得半点闪失。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②繁露:浓重的露水。③泠泠:形容声音清越。④时一喧:不时叫一声。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寂寞的原因只是被贬的孤独愁苦。

B.颔联以动衬静,主要突出诗人遭贬谪后心境的寂寞。

C.诗中是通过繁露、寒月、东岭、竹根、石泉、山鸟这六种景物来表现作者感情的。

D.尾联写诗人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斜倚着柱子,观看、聆听,一直到天明。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察觉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

B.“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写出了当时虽为中夜,但自然界依然富有生机的景象。

C.这首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

D.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对仗工整,全诗着力写声音,反衬诗人内心的黯然、凄凉、孤寂。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萋萋,_____。(《诗经•蒹葭》)

②怒而飞,_____。(《庄子•北冥有鱼》)

③复行数十步,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表现梅花志洁高尚,虽历经艰辛,也不趋炎附势,坚守节操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1)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这是一部书信集,傅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__________,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作者主要教育儿子__________胜不骄败不馁,做一个“_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从本书“我”与“你”的关系来考虑,添入横线上的应该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①: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②: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没大错。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张文奎

①2021年2月19日,《解放军报》发表长篇通讯《英雄屹立喀喇昆仑》,文章首次披露2020年6月中印边境对峙事件详细过程。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烈士陈祥榕家乡在宁德屏南,18岁入伍时便写下值得我们此生铭记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②初春的屏南,草木复苏,但我们心情却无比地沉痛。这里是素有“红旗不倒县”之称的革命老区县,也是陈祥榕的家乡。

③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尽管家境不好,在所有亲朋好友眼里,陈祥榕从小就是一位对家负责,乐观坚强孝顺的孩子。姐姐陈巧钗说:“陈祥榕从小因为有习惯性流鼻血的毛病,每次流血一摊一摊的,还安慰周边的人不要怕,只是习惯性流鼻血,非常勇敢。”

④陈祥榕13岁那年,爸爸不幸得了淋巴癌,妈妈在海南要打理芒果园补贴家用,姐姐上大学,陈祥榕留守照顾爸爸。“因为癌症,爸爸晚上会腿疼,都是弟弟整夜整夜的给爸爸按摩,才13岁的孩子,真的非常懂事。”陈巧钗哽咽着说道。在初一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他认为自己是家里的唯一男孩,要给奶奶、妈妈和姐姐担起责任。

⑤陈祥榕将对家人的爱,也带给了同学、朋友。有一年,他班上班长被无牌无证车辆撞伤,陈祥榕知道后,在自己家里经济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零花钱捐了出来,还到广场上帮同学募捐。

⑥陈祥榕受堂姐的影响,打算去当兵。为了过体能测试,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沿着公路跑步,靠着自己的努力顺利入伍。“弟弟那时候的眼里有光。”陈巧钗说。2019年,陈祥榕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9月,陈祥榕将这份对家的热爱带到了军旅中,将赤诚镌刻在了喀喇昆仑。

⑦清晨,当哨声响彻营房,班长李确祥又想起了一笑就露出两颗小虎牙的陈祥榕,想起了那个新兵的第一次冲锋。那是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李确祥和陈祥榕等紧急前出处置。李确祥问年轻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又不容辞!”他们赶到前线后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

⑧“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说。而他也的确做到了。

⑨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出交涉人员,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牺牲时仍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

⑩雪域高原捍疆土,红色热土育英才。2020年6月30日,陈祥榕烈士骨灰运回屏南家乡,在这片红土地上,“新四军三支六团”遗址依然矗立,北上抗日纪念碑熠熠生辉,中共闽东特委驻地历久弥坚,陈祥榕的英雄魂也将在此永垂不朽。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的千古担忧,我们在新时代千千万万的陈祥榕身上找到放心的答案。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选自2021年2月20日《闽东日报》,有删改)

【1】第⑥段说“陈祥榕将这份对家的热爱带到了军旅中,将赤诚镌刻在了喀喇昆仑”,这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作者在第④段中引用陈祥榕姐姐的话,有什么作用?

【3】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出交涉人员,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

【4】结合文章,简要分析陈祥榕的形象。

【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中“清澈的爱”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灯”:书籍是一盏灯,引领我们走进智慧的殿堂;文明是一盏灯,照亮我们温馨和谐的家园;有时,失败和挫折也可以是一盏灯,为我们拨开迷雾,指引方向……

请以“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材真实,主题明确;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