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C.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D.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其正文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2、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1)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2)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解说:这两个句子中(2)句运用感叹号,语气更强烈。
B.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儿子。解说:这个句子主干是:邓稼先是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
C.老虎一声大吼,震得群山都在发抖。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一位老人微笑着喝泉水。解说:这句话中“一位”“老人”“喝”分别是定语、主语、宾语。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大厅广众 瞬息万变 无精打采 月明风轻
B.张惶失措 诲人不倦 转弯抹脚 重峦叠嶂
C.情郁于衷 黯然失色 穷困潦倒 名付其实
D.娓娓动听 锐不可当 得天独厚 祸不单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初中生自控能力差,常常借口网上学习为名,偷偷玩各类无益游戏并沉湎其中。
B.这条航线的开辟,使两地之间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容不得半点闪失。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②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③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④。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②繁露:浓重的露水。③泠泠:形容声音清越。④时一喧:不时叫一声。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寂寞的原因只是被贬的孤独愁苦。
B.颔联以动衬静,主要突出诗人遭贬谪后心境的寂寞。
C.诗中是通过繁露、寒月、东岭、竹根、石泉、山鸟这六种景物来表现作者感情的。
D.尾联写诗人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斜倚着柱子,观看、聆听,一直到天明。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察觉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
B.“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写出了当时虽为中夜,但自然界依然富有生机的景象。
C.这首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
D.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对仗工整,全诗着力写声音,反衬诗人内心的黯然、凄凉、孤寂。
6、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萋萋,_____。(《诗经•蒹葭》)
②怒而飞,_____。(《庄子•北冥有鱼》)
③复行数十步,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⑥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表现梅花志洁高尚,虽历经艰辛,也不趋炎附势,坚守节操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 。
(1)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这是一部书信集,傅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__________,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作者主要教育儿子__________胜不骄败不馁,做一个“_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从本书“我”与“你”的关系来考虑,添入横线上的应该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①: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②: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没大错。
8、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张文奎
①2021年2月19日,《解放军报》发表长篇通讯《英雄屹立喀喇昆仑》,文章首次披露2020年6月中印边境对峙事件详细过程。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烈士陈祥榕家乡在宁德屏南,18岁入伍时便写下值得我们此生铭记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②初春的屏南,草木复苏,但我们心情却无比地沉痛。这里是素有“红旗不倒县”之称的革命老区县,也是陈祥榕的家乡。
③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尽管家境不好,在所有亲朋好友眼里,陈祥榕从小就是一位对家负责,乐观坚强孝顺的孩子。姐姐陈巧钗说:“陈祥榕从小因为有习惯性流鼻血的毛病,每次流血一摊一摊的,还安慰周边的人不要怕,只是习惯性流鼻血,非常勇敢。”
④陈祥榕13岁那年,爸爸不幸得了淋巴癌,妈妈在海南要打理芒果园补贴家用,姐姐上大学,陈祥榕留守照顾爸爸。“因为癌症,爸爸晚上会腿疼,都是弟弟整夜整夜的给爸爸按摩,才13岁的孩子,真的非常懂事。”陈巧钗哽咽着说道。在初一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他认为自己是家里的唯一男孩,要给奶奶、妈妈和姐姐担起责任。
⑤陈祥榕将对家人的爱,也带给了同学、朋友。有一年,他班上班长被无牌无证车辆撞伤,陈祥榕知道后,在自己家里经济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零花钱捐了出来,还到广场上帮同学募捐。
⑥陈祥榕受堂姐的影响,打算去当兵。为了过体能测试,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沿着公路跑步,靠着自己的努力顺利入伍。“弟弟那时候的眼里有光。”陈巧钗说。2019年,陈祥榕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9月,陈祥榕将这份对家的热爱带到了军旅中,将赤诚镌刻在了喀喇昆仑。
⑦清晨,当哨声响彻营房,班长李确祥又想起了一笑就露出两颗小虎牙的陈祥榕,想起了那个新兵的第一次冲锋。那是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李确祥和陈祥榕等紧急前出处置。李确祥问年轻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又不容辞!”他们赶到前线后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
⑧“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说。而他也的确做到了。
⑨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出交涉人员,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牺牲时仍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
⑩雪域高原捍疆土,红色热土育英才。2020年6月30日,陈祥榕烈士骨灰运回屏南家乡,在这片红土地上,“新四军三支六团”遗址依然矗立,北上抗日纪念碑熠熠生辉,中共闽东特委驻地历久弥坚,陈祥榕的英雄魂也将在此永垂不朽。
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的千古担忧,我们在新时代千千万万的陈祥榕身上找到放心的答案。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选自2021年2月20日《闽东日报》,有删改)
【1】第⑥段说“陈祥榕将这份对家的热爱带到了军旅中,将赤诚镌刻在了喀喇昆仑”,这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作者在第④段中引用陈祥榕姐姐的话,有什么作用?
【3】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出交涉人员,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
【4】结合文章,简要分析陈祥榕的形象。
【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中“清澈的爱”的理解。
9、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灯”:书籍是一盏灯,引领我们走进智慧的殿堂;文明是一盏灯,照亮我们温馨和谐的家园;有时,失败和挫折也可以是一盏灯,为我们拨开迷雾,指引方向……
请以“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材真实,主题明确;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