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巴彦淖尔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琵琶岛公园里,一树树木棉花在明媚的阳光里争奇斗艳

②不禁让人想起屈大均“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艳”的诗句,春天浓浓的气息扑面而来

③春天悄然而至,漫步在文山街头,处处可以看见春的身影

④茂密交错的树丫上开满了成百上千的花朵,怒放的繁花仿佛调皮的火鸟活跃在枝梢

⑤远远看去,像一树燃烧的火焰

A.③①②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①④⑤③②

D.①③②⑤④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B.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将“降低”改为“减少”)

C.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是否能够做到严格执法。(删去“是否”)

D.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一个作家不仅要有才华,还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B.那些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很多都是以诈骗为目的的。

C.小刚明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旧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D.不少人认为,发掘宜宾传统文化对促进区域发展具有不期而至的作用。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B.《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命的升华。

C.《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D.《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地名。

1请品读这首诗的第一、二句诗,找出暗示送别内容的意象。

2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工于比喻,善于言情”。请结合诗句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郑风》) 

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____,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诗经·关雎》中,男子追求女子没有成功,从而以“_______________”表达其对女子的日夜思念。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表达即使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黄庭坚是__________朝的文学家,字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细品寂寞

王晓河

①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耐得寂寞是专心求一,厚实的底蕴在寂寞中沉淀。深邃的思想在寂寞中孕育,坚韧的意志在寂寞中磨炼;不甘寂寞是奋发向上,如火的激情在不甘中然烧,惊人的创造在不甘中迸发,追求的目标在不甘中接近,“不甘”与“耐得”两相交织,两者兼备,登得上乘境界。

②“巴蜀鬼才”魏明伦甘于寂寞,7岁学戏,9岁成为四川自贡市川剧团的“九龄童”,工龄四十多年,居然没有换过供职单位。他干巴的履历只有一行:自贡川剧团。他不甘寂寞。以“九部大戏、几卷杂文、两打碑赋”名扬天下,他幽默地说:“我的成功秘诀是‘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③袁隆平甘于寂寞,风里来雨里去研究杂交水稻;不甘寂寞,时刻瞄准更高的目标。耐得寂寞使无数才俊梦想成真,不甘寂寞使无数英雄再攀高峰。真正不甘寂寞的人,最能耐得住寂寞。耐住寂寞的人最不甘寂寞。

④耐得寂寞,非是隐形遁迹,枯槁心灵;不甘寂寞,也非好高骛远,四面出击,而是专攻与博取同存,冷静与激情共聚,理头与抬头互辅。受得清冷,但不清贫。有自己广阔的心灵世界;追求卓越,但不浮躁,保持默默耕耘的精神境界;心中有主,心地轻松,满怀理想的绿洲和希冀的花朵。反差大,实相通,功夫深,境界高。“耐得”而中气充足,“不甘”而神采飞扬,是一种上乘内功的修炼。

⑤著名作家叶永烈,长期从事“寂寞之道”,先以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创作科普读物700多万字。后来转向追寻探访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独家涉及高度敏感题材和高度敏感人物。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耐得寂寞,非是百无聊赖,而是沉酣吸纳,激情四射;不甘寂寞,也不是拼命赶热闹,往热闹当中挤进去。而是瞄准正道,追求卓越。两者浑然一体,互相砥砺,方有大成、方成大家。

⑥对寂寞“耐得”和“不甘”,是人生的清醒之为,境界之为,积极之为,有为之为。好些事,存“耐得”,正是因为“不甘”,由于环境、能力、机遇等的限制,耐得住才有时机和可能,不甘心才有进取和提高。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刘备韬晦蓄锐,天下三分。“板凳要坐十年冷”,当沉淀积蓄时则沉淀积蓄,“文章不写一句空”,当卓越爆发时则卓越爆发。

⑦“腹有诗书气自华”,境界到了,功夫到了,“耐得”和“不甘”,便成了腾飞之两翼,左右相助,得心应手,有志竟成,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1下列对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

A.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C.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D.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2下列对“耐得寂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耐得寂寞是要专心求一,沉淀底蕴,孕育思想,磨炼意志。

B.耐得寂寞是要受得请冷,心无所求,心灵宁静,默默耕耘。

C.耐得寂寞是要沉下心来,不断吸收,充实提升。

D.耐得寂寞是要坐得了冷板凳,即使环境、能力机遇等受限也坚持不放弃。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提出主要观点“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

B.古今名人并举,目的是使论据全面而典型,论证更具说服力。

C.文章前部分论证“甘于寂寞”,后部分论证“不甘寂寞”。

D.选文的论述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眼,等我赚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翁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8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文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