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已超过1万余家,直接结算近60万人次。
B.丰富心灵的方式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游历,包括欣赏艺术作品等方面的体验。
C.网购是当前最时尚的一种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系列的交易活动。
D.四川特色农业形成了“宜宾一泸州川西南早茶产业”“德阳一眉山泡菜产业”“成都蒲江一眉山丹棱柑桔产业”等产业集群。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探察 风雨变换 苍劲(jìn) 拾级而上(shè)
B. 浮躁 纷至沓来 寒噤(jìn) 强词夺理(qiǎng)
C. 狡辩 振耳欲聋 霎时(chà) 挑拨离间(jiàn)
D. 演译 名副其实 拙劣(zhuó) 目眩神迷(xuàn)
3、阅读下面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B.诗中“不畏”一词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富有哲理:站的高,望的远;胸襟博大,见识高明。
4、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 )
A. 《资治通鉴》 B. 《论语》 C. 《人间词话》 D. 《诗经》
5、 心怀祖国,自强不息
女 人生如花,自强为光,光促生长;人生为船,自强为浪,浪推船行。
男 人不自强则不立,业不自 强则不兴,国不自强则亡。
女 习近平主席告诉我们: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 )是花钱买不来的。
男 自强的中囯科学家从未被禁令、讹诈吓倒,“两弹一星”震惊苍穹,北斗导航遥指行程, 探月工程与月合影……从无到有,从有到高,哪一步没有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的身影?
合 核心技术,要靠我们的双手创造!心怀祖国,我们自强不息!经过历史风雨严酷洗礼的中国,一定能够爬坡过坎、行稳致远,到达梦想的光辉彼岸。
4.第二小组朗诵《心怀祖国,自强不息》,赢得了阵阵掌声。请品读朗诵词,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开头运用排比,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突出自强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B.画线句的主语是“核心技术”,括号内可填入的词语为“也”。
C.加点词“告诉”“震惊”“遥指”词性相同,都是动词。
D.结尾合诵是朗诵的高潮,感叹句要读出内心的坚定,激扬而深沉;陈述句要语调舒缓、收束有力。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②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借花自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一段书信,回答文后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这段文字选自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_____ 》,是______写给儿子__________的,这是一部 _____集。
8、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这就是母亲
一月七日,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因为是直达台中才停靠的快车,上了车就按斜椅背,准备休息看书。
车快要启动前,忽然听到喧哗吵闹的声音,从七号车厢的后端入口传来。许多乘客都被不寻常的骚动声音惊扰,回头张望。
我坐在最后一排,声音就近在身边,但是看不到人。是粗哑近于嘶吼的声音,仿佛有人趴在车门边,一声一声叫着:“你带我去哪里呀——你带我去哪里呀——”然后,七车的服务小姐神色仓皇地出现了,引导着两位纠缠拉扯的乘客入座。
车子缓缓开动了,这两位乘客终于坐定,就在我座位斜前方。
其中一位五十上下的妇人,很胖的身躯,有点变形的脸,不断继续嘶吼咆哮着:“你要带我去哪里呀——我不要去——”她像撒赖的孩子,双脚用力跺着车厢地板,用手猛力拍打前座的椅背,吼叫“我不要去——”
许多乘客都露出惊惶的眼神,前座的乘客悄悄移动到其他较远处的空位上。
在列车上遇到过衰老的人、肢体残障的人、失明的人、坐在轮椅上的人,手脚抖动的帕金森症患者,但是第一次遇到“智障”的乘客。
我没有想过,身体有这么多艰难,“智障”,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艰难吧。
我在斜后方,看着这智障的妇人,肥胖有点失了轮廓的躯体,浓黑的眉毛,很宽而扁平的颧骨,张着口,粗重的喘息,不断四下张望的仿佛被惊吓到的眼神。
这样不安、这样躁动、这样仓皇,这样惧怖惊恐,仿佛被围猎的野兽,无处可逃。
我或许也被吓到了吧,焦点一直凝视着这智障的妇人,她忽然回过头,跟旁边一直安抚着她的另一个妇人说:“我要吃——”
另一个妇人大约七十岁到八十岁之间,很苍老,一脸皱纹,黧黑瘦削,但是身体看来硬朗坚强。她即刻从一个提袋里拿出一包鳕鱼香丝,递给智障的妇人说:“吃啊,乖喔——”智障妇人迫不及待,一把扯开包装的玻璃纸袋。一条一条像纸屑一样的鱼丝飞散开来,撒落四处。老妇人赶快趴下去,一一拾捡,放进智障妇人的手中。
有一些飞散在我身上,我捡起来,交给老妇人,她回头说:“谢谢。”
我笑一笑,问她:“女儿吗?”她点点头。
她的女儿把鳕鱼香丝塞进口里,大口咀嚼,鱼屑一片一片从口角掉落,母亲为她擦拭着。
女儿好像安静了下来,但不时会突然惊惶地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母亲很耐心地说:“出去走走啊,闷在家里怎好?我们在大陆旅行不是也坐火车吗?”
一个近八十岁的母亲,照顾一个智障、近五十岁的女儿,那是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啊。一个母亲,也曾经怨悔过吗?忿恨过吗?厌烦过吗?觉得羞辱过吗?想要逃避过吗?
我在斜后方,做着我应该做的功课。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做得比这一位母亲好。
母亲安抚了躁动惊惶的女儿,女儿仿佛沉睡了,母亲为她盖上外套。趁女儿睡着,她从提袋里拿出像是女性刷睫毛的小圆筒,抽出沾黑膏的小刷子,为女儿刷染头上花白的头发。车窗外夕阳的光,映照着挑起的一丝一丝的发丝,发丝从白变成黑。
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比艺术更重要的功课,比美更重要的功课。
【1】文章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从人物描写、修辞角度)
【2】文章以“这就是母亲”为题有什么妙处?
【3】作者笔下的母亲有什么特点?
【4】文章结尾处说“自己还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你认为作者所说的“生命的功课”指什么?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迅哥在鲁镇和小伙伴们去看社戏的经历永远留在了记忆中,那段日子充满了新奇和快乐;刘成章在黄土高原聆听安塞腰鼓的日子充满了激情,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
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一些逝去的日子令你难以忘怀。请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600字左右;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