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
B.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C.《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暮春西湖美景喜爱与赞美之情。
D.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的是黄河。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B.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C.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周雷带领团队,培育出16个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了底气。
B.壬寅年伊始,我国首都北京举行的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一场新春“冬奥之约”,架起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江城中学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活动。
D.双减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推广,撬动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也让学校找到了一条特色育人之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读书习惯。
B.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C.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D.推行新型诊疗服务模式,患者的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20%以上。
5、诗歌赏析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此诗写除夕之夜,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诗中“凄然”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
6、古诗词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②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③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④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传神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⑥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绘夜间、黄昏时江面上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请运用所积紧的知识。完成各题。
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它那狰狞的样子和激动时的动作把那些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1)以上文段出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___的《昆虫记》。该书被誉为“____________”。
(2)结合原著在括号中填上相应的昆虫名称
在作者的笔下,(A)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B)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好几个星期;(C)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母亲相守50天
明前茶
①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是贴上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④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大喜过望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吗?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厢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⑦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憋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⑧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莱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⑨莉君眼眶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久我女儿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满足你……”
⑩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和叮嘱,仿佛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选自《西安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
【1】选文语言轻松诙谐,记叙了母女间的融洽,文中主要通过哪些事件表现母亲的“能干”?
【2】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说说下面语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
9、根据要求作文。
某位哲人说过,谎言自有理由,真实则无缘无故。假如你有一台测谎仪,你可以洞穿一切谎言,你会发现有些谎言是善意的隐瞒、暂时的保密,有些谎言的背后有着温暖,十分必要,甚至非常感人……
请以“我有一台 测谎仪”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姓名和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