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初二上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夜很静,似乎只听得远处蝉鸣的声音。热的盛夏,一颗心始终没有清闲下来,在繁忙的工作与琐事之外,或许就剩下此刻独享的清宁了。窗外繁花似(jǐn),足以让人眼花(liáo)乱我只想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小院,在挤满花蕾的树下,倾听花开的声音。凉风有信,花开知许。美好的时光总会无声息。我一直喜欢一些能够温暖心灵的东西,这个世界,总有一份薄凉需要温暖与慰,总有一份感动会镌刻在自己的记忆中。携一襟旖旎的风景,伴着潺潺的溪水,听着络()不绝的清音,剪一缕清风,(zhàn)放深藏眉间的念想与期盼。让寂寂的灵魂,遇见属于自己的(qīng)山绿水。

1给上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A.cào qiāo无声息 jiè B.zào qiǎo无声息 jiè

C.zào   qiǎo无声息  D.zào qiāo无声息

2根据上文中的拼音选出正确的一组词语( )

A.繁花似锦 络驿不绝 B.眼花潦乱   青山绿水

C.绽放   繁花似绵 D.络绎不绝   青山绿水

2、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①发现自己的优长所在,扬长避短,发扬光大,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②俗话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

③舞蹈家未必有一副金嗓子,科学家不一定有艺术造诣,建筑大师可能对机械制造全然陌生。

④善于发现属于自己的一星火光,对于人生十分重要。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3、【词语擂台】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他技艺精湛,被他捏出来的泥人总是惟妙惟肖,非常逼真。

B.愿你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愿你心中有花,手里有剑;愿你有慈悲心肠,亦有金刚手段。

C.我们漫步在山阴道上,沿途的风景络绎不绝

D.他对这次接力赛真是踌躇满志,只待发号施令后,便可以轻松地到达目的地。

4、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军”是名词,在这个句子中是被陈述对象,是主语中心词。

B.“一泓泉水”“苏州园林”“古代诗歌”“伟大的悲剧”这些短语的类型是相同的,都是偏正短语。

C.“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这个句子的主干应为:他不吵嘴。

D.“不准随地吐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这两个句子语气相同,都属于感叹句。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和“望”的妙处。

【2】请简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流传千古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4)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_。(刘祯《赠其弟(其二)》)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考查:

_________》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______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锁不住的目送

(1)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2)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3)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4)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5)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6)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7)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8)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9)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10)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丟失的。

(11)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12)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13)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

(14)“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1】文章以“锁不住的目送”为题,有何含义?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

【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6)段中“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一句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6)段中画线句“我一把驮起母亲,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的理解。

【5】如何理解第(13)段中加点的“逃离”一词?

【6】文中的“我”将母亲“狠心”地锁在家中,你赞同“我”这一做法吗?为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生活需要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字数不能超过答题卡给的作文格;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