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省松原市初二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B.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工,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了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C.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D.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四句一语道破了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以兴亡的对比,作者把人民悲惨命运提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B.《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但作者会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穿插分析和评论,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因此,书中的某些评价并不客观。

C.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是一部全景式地描绘我国第一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全过程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它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D.《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的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涡(xuán)     角(léng)   日(yì)       有人迹(xiǎn)

B.家(rú)        择(jué)       基(diàn)   手旁观(xiǜ)

C.头(xián)     述(chǎn)     甸(dian)   汩汩如泉(gǔ)

D.赋(yǔ)        劣(beī)       (xuē)       安营寨(z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占地大约6.8万亩左右,园内叠翠流金,景美如画。

B.海事部门发布黄色水上交通安全预警,提醒过往船舶做好防范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C.不少地区都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D.伴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使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千百倍地提升。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注】①泉州军:唐末泉州割据扰民的军阀部队。②韩偓[wò](844-约923),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和兵部侍郎等职。唐亡后去福建依附闽王王审知。③寒食:指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古人从这天起一连三天不动烟火,只吃冷食。

【1】下列诗句与本诗主题最接近的一项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D.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白居易的《卖炭翁》有什么异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4)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_。(刘祯《赠其弟(其二)》)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每个人对“坚强”的含义都有自己的理解,傅雷眼中“坚强”的含义又是什么?请结合《傅雷家书》简要说说。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故乡(节选)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

1选出在本选段中没有运用到的描写方法是(  )

A. 对话描写   B. 肖像描写   C. 环境描写   D. 动作描写

2选出对本选段中中年闰土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称“我”母亲为“老太太”,表现了他有意讨好“我”母亲。

B. 他称自己少年时的好友为“老爷”,说明了他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深。

C. 从他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景况非常不好,他是当时下层人民形象的缩影。

D. 宏儿和水生就像当年的“我”和闰土一样,彼此之间没有隔阂。

3文学作品中人物无声的语言也能揭示他们的心理活动,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含有丰富的潜台词,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1)“阿!闰土哥,——你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上面的文字中有两处对比,把它们找出来,分别说说这两处对比的表达作用。

5画线句子中所说的“厚障壁”为什么是“可悲”的?请联系全文内容和下面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资料链接:过去的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阶级观念。……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现出人生本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命题作文:

回眸记忆是最容易模糊的东西,在时间的流逝里,它会一团团的淡去。中学生活的一日日枯燥的翻转,也慢慢淡去。刻骨的,只有那么几个回眸,牢不可破的粘在记忆里。

请以“回眸”为题,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