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初二上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 五月的西湖公园,姹紫嫣红,呈现出一片绚丽的景象。

C. 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 节日的榕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质量过硬,实力超群,这款汽车地位无动于衷,连续几年都是销量冠军。

B.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奔赴在冬奥会赛场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

C.这两位演员临时合作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在祖国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勇于接受一切挑战。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1年6月6日,德州市第二届旅游节在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胜利开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尽享椹果文化盛宴。

B.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C.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交警支队组织部分退休老人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了。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不修边幅

4、选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的,同学们站在烈士纪念碑前饮水思源,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B. 数不尽的离奇念头,光怪陆离的幻象,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

C. 学习需要劳逸结合,长时间读书或做作业之后,可以在窗前伫立片刻,让紧张的精神适当放松。

D. “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潭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妙手偶得,便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①杜陵:地名,在京城长安附近,为诗人的故乡。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二两句展现的画面。

2杜陵寒食草青青为历来文人传诵之笔,试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特色.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名句默写(10分)

海内存知己,  

念天地之悠悠,  

  ,坐看云起时。

抽刀断水水更流,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句诗现在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这句诗是:    

《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准备舍生取义的千古名句是:  

 

杜牧的《赤壁》中运用奇特想象,蕴含机遇决定成败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表现山河险要的句子是: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这真是一个壮观美丽的建筑啊!它大得简直像一个大南瓜。除去顶上的一部分以外,各方面全都是悬空的,顶上生长有很多的根,其中多数是茅草根,穿透了很深的“墙壁”进入墙内,和蜂巢结在一起,非常坚实。如果那地方的土地是软的,它的形状就成圆形,各部分都会同样的坚固。如果那地方的土地是沙砾的,那黄蜂掘凿时就会遇到一定的阻碍,蜂巢的形状就会随之有所变化,至少会不那么整齐。

1以上片段选自哪本著作?作者是谁?

2请结合全书谈谈你最喜欢的昆虫,并说明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汪微橙

①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的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的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看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④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的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的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佩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检讨的标准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迹要工整。

⑧有一回上课,他故意迟到了几分钟。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叫喊:“写检讨!写检讨!写检讨!”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淹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把写检讨的标准落实到平时的日记中,日记不许胡乱应付“差事”,如果我们能保证质量,可以变“日记”为“周记”。算算,虽要求高了,但作业少了,我们欣然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同学们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写检讨是假,练字练笔才是真。”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周记,也最好看。”

⑪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更好的自己。

⑫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间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每到动情处,他的眼中闪出一种异样的光彩,眼神比远方还远。

⑬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⑭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⑮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阅读选文,仿照范例概括文章内容。

①~⑥段:小学班主任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打磨气质。

⑦~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⑤段作者为什么细致描写小学班主任的女儿?

3品析语言

⑴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从修辞的角度)

⑵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4三位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各是什么?带给我怎样的影响?

5请对文章的最后一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请以“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特征应鲜明。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