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七台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脑(bàn)     怀(miǎn)   (xuàn)神迷   不知所(cuò)

B.两(qī)       (liào)望     (guō)不舍       (yì)不绝

C.(jūn)裂     (hè)       草长(yīng)飞     (chán)潺流水

D.蛮(hèng)   (zhě)皱     (yǎo)窕淑女     (shè)级而上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追(sù)     辈(xīng)   然而止(já)

B.装(zhì)   (bǐ)       而至(zhǒng)

C.枯(zào)   落(duò)     怒不可(è)

D.绕(yīng) 苍(jìng)   格物致(zhī)

3、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贻余核舟一(赠)   B. 以其境过(清澈)

C. 悄怆幽邃(忧伤)   D. 答之(详细)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才美不外见

C. 其真无马邪

D. 安求其能千里也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盆池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1全诗通过苍苔、蓝天、______等景物形象,营造出淡泊雅致的澄明世界。

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白云生镜里”这句诗的表达效果,简析本诗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1】上面选段选自《傅雷家书》,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B.《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养的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

C.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傅聪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傅雷在这封信中,从哪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3】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请简要回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在萧红墓前的5分钟演讲

郭沫若

年轻的朋友们!

讲演对于我倒不是件难事,然而要不多不少恰好“5分钟”,却使我感到困难,而主席又只要我做“5分钟”的滩头讲演,让你们好早点跳下海去,做你们的青春之舞泳。

我想了,本来我可以这么开始我的演讲:“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请大家沉默5分钟!”于是当大家沉默到5分钟的时候,我便说:“沉默毕,我的讲演完了。”

大家假如要反诘我:“你向我们做5分钟的讲演,为什么叫我们沉默5分钟呢?”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朋友,人们不是说‘沉默胜于雄辩’吗?”

本来我可以这么开始我的讲演的,但是当我听了刚才×先生两分钟的演讲,太漂亮了!他说:“人民的作家萧红女士一生为了人民解放事业奔走,到头来死在这南国的海边,伙伴们把她埋在这浅水湾上,今天,围绕在她周围的都是年轻人,今后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年轻人围绕着她。朋友们!我们是年轻人,我们没有悲伤,我们没有感慨,请大家向萧红女士鼓掌。”太好了,我的5分钟讲演只好改变计划了,让我把年轻人引申来说一下吧。

年轻人之所以为年轻人,并不是单靠着年纪轻,假如是单靠年纪轻,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虽然还活着,但早已死了,而且死了几千年。

反过来我们在历史上也看见有好些年纪老的人,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人死了几千年,而一直都还像活着的年轻人一样。所以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靠着生理上的年龄。便是“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

那么,什么是年轻精神的品质呢?

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真实,他如饥似渴地请人指教,虚心坦怀地受人指教,他肯向一切学习,以养成他的智慧。这是年轻人的第一特征。

第二,是博爱的实践者。他大公无私,好打抱不平,决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切实地有着人饥已饥、人溺己溺的怀抱,而为他人服务。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二特征。

第三,是勇敢的战士。他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他富于弹性,倒下去立刻跳起来,碰伤了舐干血迹,若无其事,他以牺牲自我的意志征服一切。这是年轻人的第三特征。

这三种年轻精神的特征,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有的,假如他把这些特征保持着,并扩大着,那他便永远年轻,就死了还年轻,假如把这些特征失掉,比如年纪轻,便做狗腿子的事,那他不仅不年轻,而且老早是一个死鬼了。

就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朋友们学习,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1本文的标题肯定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理由是什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这篇讲演开头的三段文字是不是“题外话”?为什么?

3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假如是单看年纪轻,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虽然还活着,但早已死了,而且死了几千年。(下文哪句话同它照应?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文中提到年轻精神品质的三个特征,如果让你安排这三个特征的顺序,你同意这样安排吗?为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   的感觉真好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 文体自定,诗歌除外;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真情实感;4、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