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吉安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真正的强者,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能坦然地面对苦涩,也能随时准备迎接生活中的甜。在人生漫长的旅程中,唯有保持一颗柔软心,才能具有愈发坚韧、持久的生命力。

A.“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一句中的“,”应该改为“、”。

B.文中“海纳百川”“愈发坚韧”分别是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C.文中“强者”“苦涩”“坚韧”都是名词。

D.“真正的强者,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能坦然地面对苦涩,也能随时准备迎接生活中的甜”,这句话的主语是“强者”。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项是(   )

A.2019“全城热练”石家庄首场龙舟赛在行唐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颖水河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B.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钱学森有一句名言“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至今读起来,仍是震耳欲聋,令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

D.在当下的中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3、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suǒ   怠(xiè   戛然而止   纷至踏来

B. pàn   绕(yíng 亭台楼阁   穿流不息

C. 旋(   销声匿迹   不知所错

D. 皱(zhě   媚(   怒不可遏   接踵而至

4、下列对《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大力扶植年轻人”的观点,是期待年轻一代来取代老一代,自己则从集体中退出,最终体现自我价值。

B.本文以清晰的条理,诙谐的语言、谦虚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紧紧抓住了观众和读者的心,收到了成功的演讲效果。

C.文章最后,作者引用心理学家荣格的公式是为了表达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团队精神。

D.作者举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例子,是为了阐述“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的观点。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释:①兵不解:指战争一直持续。②江城:即南京。③齑盐:喻生活贫困。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开往两句点出战争的形势,饱含对金人的斥责及对赵宋王室的不满。

B. 词的上片后三句写词人年事已高,已无力杀敌报国。

C. 词的上片写词人归隐的情思,下片写国事将危。

D. 词的最后两句含蓄地表达了在时局动荡的日子里词人孤苦无依的愁苦之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岁华销尽客心惊”中“客心惊”的原因是时光的消逝。

B.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承上“故人相望若为情”,是遥想别后故人孤愁情状。

C. 词的最后两句采用想象的表现手法,遥想故人在雨天深夜中,小窗残灯映照下思念友人的孤单身影。

D. 这首词慷慨激昂,情真意切,词境沉郁哀婉,堪称一曲感人肺腑的乱世哀歌。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万籁此都寂,________

________,寂寞沙洲冷。

③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④韩愈《马说》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深厚的爱。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两大问题。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①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

②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6℃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能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

③不能。无论是N95 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④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

⑤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

⑥毫无疑同,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

⑦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灭活病毒,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

⑧不能。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 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

⑨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増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⑩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

⑪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⑫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 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⑬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

⑭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⑮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 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选自《科技日报》2020 年2 月3 日,有删改)

1网络流行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哪些说法?

2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⑤段加点词语“往往”为什么不能删去?

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从文中可知,防病毒口罩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什么实现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课堂上,一向沉默寡言的我,竟然鼓足勇气,回答了同学们都不敢回答的问题,博得了阵阵掌声;舞台上,我第一次发现:我竟有如此曼妙的歌喉,连我自己都陶醉不已;跑道上,为了集体的荣誉,没想到我竟爆发了如此巨大的能量,夺得了金牌……看来,我对自己还不是很了解,也许是没有胆量,也许是没有机会,也许是没有动力……原来,我很优秀、勇敢、善良、理智、高尚、成熟……当然,也许很自卑、自私、狭隘、小心眼、暴躁……

请你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件事情,一个画面,一个人物,以“原来,我很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为记叙文;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