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雄安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忘初心 脱贫攻坚 心手相连 坚不可摧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解说: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C.根据您的要求,我又修改了一遍文章,认为达到了发表水平,请您审阅后尽量选用。希望我这次垂询没有打扰您!

解说:这句话语言表述得体。

D.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一幕印在脑海里”。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

A.老师犀利的目光让李明感觉如芒刺在背,恨不得赶快逃离办公室。

B.对于自己的坏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显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C.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D.经过语文教师把一段古文逐字逐句讲解后,我们才豁然开朗,懂得了文章的意思。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shà)    (chěng)  而不服(xié)

B. (jìn)   (qián) 怒不可(è)

C. (chù) (xuàn)   而至(zhǒng)

D. (chán)   (qióng)   级而上(shí)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dài)   行(xínɡ)   (yì) 然而止(gá)

B. 置()  沙)   山)   幕(wéi

C. luó泽(zhǎo)  喧rǎng)  雾ǎi

D. (mí)   眼(kuànɡ) (mò)   大大悟(chè)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蒹葭》选自其中的《秦风》。

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

C.《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D.《蒹葭》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主人公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诗人为什么要极力地渲染道路的艰难阻塞,诗歌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野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北冥有鱼》)

(5)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6)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7)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明中阿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热爱和平,相知相守。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选文中“你”这一人物名叫_________。节选部分展现了这一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如果你用对方的母语与之谈话,你的话就会进入对方的心灵”。 ②   很多人感慨文字难写、难学   全球仍有超过1亿外国人学习汉语,有60多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党的十人大以来,全球范围的“汉语热”不断升温。④这即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上升的体现,也是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看好。

(1)请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提取第句的句子主干。

(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是领悟最好的容器。总要到了某个时刻,一些人才会悦纳珍视,一些情感才得以发觉珍惜,一些体验才能够真切获得,一些疑虑才可以清楚解答……

请以《如今,才知道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