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辽源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句是(  )

A.潭西南而望,行,明灭可见。 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其一坐于前。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305首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为其首篇。

B. 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常见的谦词还有“在下”、“小女”、“家母”、“鄙人”等。

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 《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为“永州八记”其中一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选出没有运用说明方法的一项(     )。

A.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B.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C.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D.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shè)   然(yǎn)   然(huò

B.人() 垂tiáo)   缤纷(bīng)

C.jīn)   阡)   太守(

D.刘子隔(jiàn)   平kuàng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1】所选诗句中写暴风对茅屋肆虐的动词有哪些?

【2】所选诗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词默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请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____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记叙主人公____的成长经历,告诉人们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漓江情韵

丛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2】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4】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5】充满阳刚的人总是令人心生敬畏,请你联系本文和生活中的事例,谈谈读完本文后,你得到的启示。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串串脚印记录了父母的叮咛,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见证着我们的徘徊与追求,迷惘与思索,与收获……

请以“脚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