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A. ①⑤④③② B. ②①⑤③④ C. ①②④③⑤ D. ②①④③⑤
2、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悄然(qiǎo) 粗糙(cào) 狼藉(jí) 锐不可挡
B. 翘首(qiào) 干瘪(biě) 分岐(qí) 为富不人
C. 教诲(huì) 倒悬(dǎo) 粗犷(guǎng) 不折不挠
D. 倔强(juè) 欢愉(yú) 蜷伏(quán) 眼花瞭乱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此次疫情,有100多名呼吸治疗师驰援湖北投入战斗,在中国驰援意大利的医疗队伍中,也不乏呼吸师的身影。
②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呼吸治疗师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③今年3月3日,在人社部向社会发布16个新职业中,呼吸治疗师位列其中。
④呼吸治疗师是当前不断涌现的新职业的一个缩影,是医疗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不断细化的直接体现。
⑤这一职业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在中国,这一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A.④⑤③②① B.③②①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④③⑤
4、下列对于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增强”换成“增加”)
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去掉“经过”或“使”)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眼儿媚①
宋代:王雱②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③,归梦绕秦楼④。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注释)①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②王雱(pāng):文学家、道学、佛学学者。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之子。他身体虚弱缠绵病榻,于是与妻子分居,让妻子单独住在楼上。王安石做主把他的妻子重新嫁给了别人,王雱因怀念妻子而为她写了这首词。③难重省:难以回忆。省(xǐng):明白、记忆。④秦楼: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所居之楼。此指王雱妻独居之所。
【1】下列有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上片第一句“杨柳丝丝弄轻柔”,柳条将舒未舒,可见季节是在初春。“弄轻柔”写杨柳在春风中轻摇的柔美,分外点出垂柳初萌时的细软轻盈、盎然春意。
B.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雨”“雪”都是名词活用作形容词,这句的意思是说,海棠的花瓣还未像雨点般坠,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经如雪花般纷纷飘落。
C. 清人黄了翁:“此词亦为日月易逝而事多不偶,托闺情以写意耳。”“一半春休”在韶华易逝的感喟中,词人不禁触目生愁。
D.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原来有一段值得留恋、值得追怀的往事。但是年光不能倒流,历史无法重演,旧地又不能再到。表现了伤离的痛苦和不尽的深思。
E. 整个下片的意思是说,尽管一切的梦幻都已失落,然而自己内心缠绵不断的情意依然专注在那个可人身上,真是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境界。
【2】有人认为“烟缕织成愁”出语新奇、耐人寻味,“织”字功不可没,请你简要分析。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和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走近名著: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语段选自《______》。作者现身说法,教导文中的“你”做一个“______、______”的艺术家。文中的“你”是作者的长子______。
8、 AI是如何做决策的?
①最近一段时间,AI(人工智能)被炒得神乎其神,似乎它无所不能。但事实上,据社交网站“脸谱”披露,要想欺骗AI把某个不存在的东西当作真实存在,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②譬如,在一张高清晰度的图片中,随机地降低某些地方的像素。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变化,人眼根本难以觉察,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AI却能觉察出来其中的差异,并因此严重干扰了判断,比如说把图中的猫误认作了狗。
③这个低级错误揭示出当前AI的一个重大缺陷:太拘泥于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无谓的细节影响了对整体的判断。如果这个弱点被黑客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将能够操纵无人驾驶汽车狂奔,无视红绿灯;或者让犯罪嫌疑人轻易躲过AI控制的监控摄像头。
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先去了解AI是如何自我学习,如何做决策的,但这一直是个难题。因为AI在自我学习过程中,经过海量的数据训练之后,会自创一套决策规则,但它最后创立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这对于AI的设计者有时候都是一个谜。这一点其实跟人也是相似的。譬如,老师在课堂上向你传授知识,但你是如何把这些知识点组织起来的,他也不见得清楚。
⑤最近,美国布朗大学的克里斯•格林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个系统,有望突破这个困难。这个系统能够分析,当AI对一个图像做判断时,它是根据图像的哪一部分做出判断的。为开发这个工具,研究小组用数码噪声依次替换图片的一部分,看看这样替换之后,是否会对AI的判断产生影响。如果AI改变判断,那说明图片的这块区域可能正是影响AI判断的关键所在。
⑥格林在给图片分类的一个AI上测试了他的系统。这个AI被训练把图片分成10个类,包括飞机、鸟、鹿和马等。格林的系统能够暗中查看,当AI对图片进行分类时,什么是它所倚重的,什么是被它忽略不计的。结果表明,AI先是将图片上的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元素,然后搜索图片中的每一个元素以确定把图片归到哪一类。
⑦举个例子。当AI观察马的图片时,它首先关注的是其腿部,然后,寻找它的头部。在观察鹿的图片时,它也采用类似的办法,不过在关注了鹿的腿部之后,它接下去搜寻的不是头,而是鹿角,因为鹿角是最能把鹿跟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所以鹿角被置于优先的地位。至于图片的其他地方,则被AI完全忽略了。
⑧从这里我们看出,AI做决策的过程迥异于我们人类。我们是不会如此拘泥于局部的。面对一张鹿的图,即使把它的角打上马赛克,我们也还是可以根据分叉的蹄子认出鹿来的,但对于“死板”的AI,它很可能就把它认作驴了。
⑨格林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测试现有的AI,以便确保它们下判断时,关注的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这对于改进AI有重要的价值。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8.05B,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AI太拘泥于细节,会一叶障目,影响对整体的判断。
B. 除设计者外,AI的决策规则不易被人所知。
C. 格林软件的出现才让我们认识到AI有重大缺陷。
D. AI在进行决策时,其决策过程是一成不变的。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AI是如何做决策的。
B. 文章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C. 第⑤段加点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第⑦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分类别。
【3】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被运用多很多方面,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工智能也有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难。请你根据文段及自己的经验列举人工智能的利与弊。
9、学校开展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话题的主题演讲案,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提出观点,撰写自己的参赛演讲稿。要求:自拟题目,主题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语言特色明显,有较强的感染力,不少于600字。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儿园。”
记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
老人如数家珍地说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