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初二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民族屈辱史虽已过去,但看到圆明园沉默着的断壁残垣,人们还是触目伤怀

B.某黑恶势力团伙气焰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C.新建的民族体育馆各项设计巧妙绝伦,令人赞叹不已。

D.今年区庆期间,街上张灯结彩,游人络绎不绝

2、下列句子中有没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B.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C.漫步于风光旖旎的江滨路,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D.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3、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烦。

B. 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览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使人容易理解。

C. 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消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不可调和,而使心情更加的忧愁苦闷的境遇。

D. 诗的开头两句可以翻译为:“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忧。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写了作者故乡的风俗民情,描写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象,是鲁迅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有浓郁的陕北风情。

C.《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D.《灯笼》是吴伯箫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清荣峻茂,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____________,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茅盾《白杨礼赞》)

(5)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出了诗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昆虫记》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无论是在筑巢还是在家庭方面,确实很出众。不过,这和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所以,安定、温暖的家对来说也算是一种回报。当面对着恶劣的气候和环境的时候,很多昆虫只能躲避在简陋的临时住所里,它们的家来得容易,日后丢也不觉得可惜。

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做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有很多的昆虫,它们长期在埋伏地点伏着,等待着时机,以捕获自己等待已久的猎物。

③但是,上面提到的例子统统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避难所或是陷阱而已,实在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④经过辛辛苦苦的劳作构造出的家,昆虫住在里面,无论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春天,或者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冬令时节,都让昆虫无比地依赖,不想迁移到其它的任何地方去居住。这样一个真正的居住之所,是为了安全以及舒适而建筑的,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的,而并不是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家是为了狩猎而建的。或是所谓的"育儿院"之类的延期行为。那么,只有的家是为了安全和温馨而建造的了。在一些有阳光的草坡上,就是这个隐逸者的场院的所有者。正当其它的或许正在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是卧在露天地里,或许是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的昆虫正为没有一个稳定的家庭而烦恼时,却成了大自然中的一个拥有固定居所的优越的居民。由此可见,是有远见意识的。

⑤在选择住所时,常常轻视那些偶然碰到的以天然的隐避场所为家的种类。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凡是这样的地方。都被视为佳地,要优先考虑选取。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而成的洞穴,因为,这些洞都不合适,而且它们都建造得十分草率,没有安全保障。有时,其它条件也很差。总之这种洞不是首选对象。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点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

⑥除去人类以外,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更加高超。

【1】以上文段节选自法国作家_________的《昆虫记》,该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选段中介绍的昆虫“它”是指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④⑤段,说说“它”为什么被称为“建筑大师”?

【3】《昆虫记》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从书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科研精神呢?请举例说明。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图表及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铅笔大事图

材料二

铅笔的样式大同小异,但细心的人会发现,铅笔杆上都标有英文字母,这说明铅笔其实也是有分类的(见下表)。铅笔是以笔芯的软硬度分类的,我们常见的有H类、HB类和B类。“H”代表硬质铅笔,H前面的数字越大,铅芯越硬,颜色越淡;“B”代表软质铅笔,B前面的数字越大,铅芯越软,颜色越黑。不同的铅笔适应不同的场合,例如HB铅笔虽然普遍运用于平常的书写,但因为颜色较淡和容易在纸张上留下印痕,碰上对色度和精准度要求更高的机器识别时,HB铅笔显然不如2B铅笔适用。这也正是考试时要求我们采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选择题的原因。

铅笔分类表

分类

笔芯软硬度

颜色

用途

H类

硬质

较淡

使用于界面相对较硬的物体,如:木工划线等

HB类

软硬适中

适中

适合一般情况的书写

B类

软质

较黑

适合绘画和填涂机器可识别的卡片

材料三

据“中华神七太空书写笔”研制团队介绍,宇航员带着手套,难以使力,所以铅芯的浓度要高,要一划就能上色。但浓度和硬度又是矛盾的,浓度越高铅芯越软,就越容易断裂。如何在提高浓度的基础上保证铅芯不会在火箭飞行途中断裂,成为太空笔生产的最大难点。此外,太空中的温差极大,还必须保证铅笔的木杆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开裂。经过两年反复试验和调整,我们研制的中华太空笔终于成功“上天”,以独特的科技含量填补了国内航天技术装备的空白。

(以上材料依据《创意世界》2021年第11期相关资料改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一位木匠威康·门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铅笔。

B.铅笔的笔芯主要成分为铅。

C.在提高浓度的基础上保证铅芯不会在火箭飞行途中断裂是生产“中华神七太空书写笔”的难点之一。

D.从“中华神七太空书写笔”的研制成功,可以看出我国的铅笔制造技术已经远超欧美,走在了世界前列。

【2】老师一再强调考试时只能使用2B铅笔填涂由机器识别的答题卡选择题,请你根据材料中的相关知识,解释老师这样要求的原因。

【3】四百多年时间,铅笔从无到有,从简陋到高科技,请你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其中体现了人类的哪些精神。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那段日子,真难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真实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