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师不必贤于弟子 苛政猛于虎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其还也
2、“她”字是哪一个现代作家首创?( )
A.刘半农 B.钱玄同 C.戴望舒 D.沈从文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A. 有些地方不注重保护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有自然景观的地方圈地收钱,建高档宾馆,设度假基地,这种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令人痛心。
B. 在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卫浴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不误,才能如釜底游鱼,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C. 与大多数因惨淡经营而倒闭的民营书店不同,这家书店较早引入了资本动作,为其在全国扩张市场助力,但此举也让它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D.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幸福、美满、祥和。
E. 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孙杨真正地成熟起来,面对霍顿的恶意挑衅,他充耳不闻,最终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据调查,2016年我国总生育率为1.05%,此数据让人震惊,因为不仅它低,而且低于世界银行统计表中所有其他199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
B. 经过智能化改造升级,企业生产效率将提高3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约22%,不良品率降低逾20%以上,交付周期缩短一半,保证了企业产品的高品质。
C. 《梦想的声音》节目从开播到现在,不断涌现出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平民歌手,创下了两位数收视率,成功实现了收视冠军。
D. 交互式是互联网络显著的技术特点之一,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一方面可以加快信息发布和沟通,将政府与群众紧密联结起来;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有效治理。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2017年“书香门第杯”象棋大赛中,刘宗泽不孚众望,最终以十胜一和的成绩夺得冠军。
②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300位鸿儒硕学齐聚曲阜,围绕“儒家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与研讨。
③9月16日晚7时30分,正在古城河畔观赏夜景的邹惠国、冯金林听到女子落水的呼救声后,首当其冲,从两米多高的河岸跳入水中,最终将落水女孩成功救起。
④近几年,量化基金的表现可圈可点,市场接受度日渐提高,量化投资产品炙手可热,很多基金公司也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大力发行量化基金。
⑤在《非你莫属》求职现场,一位老板开出了100万的年薪,一位老板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让小李首鼠两端,难以取舍。
⑥自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之后,我市楼盘销售情况不温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很多市民依然持观望态度。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其发音是约定俗成的。但纵观历史,汉语语音的变化之大,其实远超过文字、词汇和语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形成的普通话,语音的流变从未停止。一条河流之下,有着千万年沉淀而成的河床,这是河流的本质。从时间和历史的角度去看,语言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能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感受委婉的韵致,能从“天似穹庐,笼罩四野(yǎ)”中体会旷野的苍凉,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有语言学家说,朱熹穿越回春秋时期,也听不懂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究竟在说些啥。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发现“平分阴阳,入派四声”这样的规律,在语音的演变中看到那决定河流走向的河床。而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栽着文化与心灵的密码。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更讲平仄。即便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仍能从这些音调韵脚中,领略唐诗宋词的曼妙音符。而那些处于诗句关键位置的“诗眼”,更是保留下日常语言中已经不常见的读音,让人从中感悟音韵之美、语言之美。当下,公众吐槽诗词中读音的修改,也正是有着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之心。公众希望留存这些“诗眼”,其实也是想为传统文化在汉语发音中留存一些“气眼”,让日用交流的语言,至少在诗歌中能够多一份文气、多一份古意。如果只是为了“规范”“统一”等原因而“去异求同”,也就难免在不经意间丧失了记忆,也丢掉了更好地理解传统、理解先人的机会。
【1】材料中“语音”有哪些特点?
【2】请理解材料中“决定河流走向的河床”的含义。
【3】从材料看,我们为什么要留存“诗眼”?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莲花象征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并用行路来形象化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泪水”外化为艾青表达诚挚的爱国情感的意象。屈原在《离骚》中,以“泪水”表达深沉的爱国情感的句子是:“ ______, ______。”
8、《荷塘月色》(朱自清)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5)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送别友人时,初闻江面上传来的琵琶声便被深深吸引而致“____________”,欣赏琵琶女的演奏后更是以“____________”来赞美琵琶女的演奏是“词曲只应天上有”。
(2)《小石潭记》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借鱼儿的游弋,侧面写出了潭水的清澈见底。
(3)“酒”是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酒引发了范仲淹的思乡之愁;《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酒让苏轼胸怀更加开阔。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为政》中说“_________,_________”,成为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经典语录。
(2)《劝学》中荀子指岀,螃蟹的身体虽比蚯蚓强健,但它们“___________”,这是螃蟹“_________”的缘故。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表达出物是人非、无限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妇女儿童来送饭送水,侧面表现农民繁忙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抒发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陶潜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请默写诗中所缺的句子。
【2】诗人极力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这样写有何目的?
【3】诗人在描绘田园风光时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至少写出四种。
【4】揣摩全诗的内容和意境,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扩写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3、(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尚希,弘农人也。父承宾,商、直等州刺史。尚希龆龀而孤。年十一,辞母请受业长安。涿郡卢辩见而异之,令入太学,专精不倦,同辈皆共推伏。周太祖尝亲临释奠,尚希时年十八,令讲《孝经》,词旨可观。太祖奇之,赐姓普六茹氏,擢为国子博士。仕明、武世,历太学博士、太子宫尹、计部中大夫。宣帝时,令尚希抚慰山东、河北,至相州而帝崩,与相州总管尉迟迥发丧于馆。尚希出谓左右曰:“蜀公哭不哀而视不安,将有他计。吾不去,将及于难。”遂夜中从捷径面遁。迟明,迥方觉,分数十骑自驿路追之,不及,遂归京师。高祖以尚希宗室之望,又背迥而至,待之甚厚。及迥屯兵武陟,遣尚希督宗宣兵三千人镇潼关。寻授司会中大夫。
高祖受禅,拜度支尚书,进爵为公。尚希时见天下州郡过多,上表曰:“自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魏及晋,邦邑屡改。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敢陈管见,伏听裁处。”帝览而嘉之,于是遂罢天下诸郡。
尚希性弘厚,兼以学业自通,甚有雅望,为朝廷所重。上时每旦临朝,日侧不倦,尚希谏曰:“周文王以忧勤损寿,武王以安乐延年。愿陛下举大纲,责成宰辅,繁碎之务,非人主所宜亲也。”上欢然曰:“公爱我者。”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于是出拜蒲州刺史,仍领本州宗团骠骑。尚希在州,甚有惠政,复引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赖其利。开皇十年卒官,时年五十七。
(选自《隋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都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
B.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
C.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
D.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龆龉”意为垂髫换齿之时,借指童年。古代多以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代称年龄,比如垂髫、黄发等。
B.“释奠”是古代在学校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释奠”属于荀子宣扬的“天地”“先祖”“君师”三礼中的“君师”之礼。
C.“国子博士”即国子监的博士,是古代最高学府里的最高学位。六国时就有博士,秦因之。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
D.“度支尚书”是官名,三国魏文帝设置,即掌管贡赋和税租的首脑。“度支”即量入为出之意,到唐代改称户部。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尚希很小时,父亲就死了;十一岁时,他就告别母亲外出求学;他刻苦学习,学问优异,受到皇上的高度重视。
B.杨尚希不仅学问好,而且对政治相当敏感,并决策果断,避免了一场人生灾难,还进一步受到皇上的信任。
C.杨尚希洞察时弊,积极进言献策。皇上不仅嘉奖他,还采纳了他的政治建议,撤销了天下所有郡县。
D.杨尚希不仅在政治上为皇上分忧,而且在生活上也为皇上着想,皇上因此对他关爱有加,很关心他的身体健康。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涿郡卢辩见而异之,令入太学,专精不倦,同辈皆共推伏。
(2)尚希性弘厚,兼以学业自通,甚有雅望,为朝廷所重。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的人,习惯于俯视他人;有的人,习惯于仰视他人;有的人,则总是放出明亮的眼光,平视社会,平视别人,也平视自己。
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