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宽慰 怠慢 屹立 船蓬 踊跃
B.恬静 束缚 闭塞 严峻 震憾
C.辐射 静穆 怜悯 思慕 翩然
D.陨石 竹篙 膨胀 雾霭 迁徒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一些专家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B.实施分餐制可以有效拉大食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阻止疾病的传播途径。
C.近期国内旅游价格大幅上升,此前一直居高不下的出境游价格却下降了将近一倍。
D.钟南山院士与孩子们的书信交流,使我们心灵受到很大触动,忍不住热泪盈眶。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一文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明线,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抒发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C.在《美丽的颜色》一文中,作者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了自己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生动性。
D.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4、请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匿名(nì) 禁锢(kù) 周济(jì) 杳无消息(yǎo)
B. 横蛮(hèng) 炽热(zhì) 酒肆(sì) 颔首低眉(hàn)
C. 吹嘘(xū) 琐屑(xiè) 不逊(xùn) 恹恹欲睡(yàn)
D. 翘首(qiáo) 滞留(zhì) 倔强(jué) 广袤无垠(mào)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B.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了此行的地点和事由。
C.尾联“送”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万里的深情。
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既写出诗人初下荆门的新鲜、欣喜的体验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2】颈联中的“天境”和“海楼”分别指什么?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6、古诗文及文选常识填空。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4)《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有两句诗: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在《桃花源记》中与这两句诗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之夭夭,________________。(《诗经·周南·桃夭》)
(7)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9)说明文的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国儒家经典“四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回延安》选自《___》作者贺敬之是当代___、___家。诗集有《___》、《___》、《____》等。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这些计被A的不可遏止的暴脾气所打断了。第二年在湖南有一个大的米荒,成千的农民都无家可归。A的舅父帮助了许多人,但最大的米堆房,被一个大地主商人所把持着,他大大地赚了钱。有一天一群二百人以上的农民,在他家门前聚合,要求这个商人平价卖给他们米——这是在饥荒时代一种对有道德的人的习惯要求。可是这位富人拒绝讨论这件事,他把人们驱走而关上了大门。
“A”指的是谁?“A”见到了这一场景后做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8、请阅读议论文,完成下列练习
小议“慎独”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⑨“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⑩“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辫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第⑧节举王顺友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3)本文④⑤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法之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人怎样才能做到“慎独”?
①
②
③
(5)选文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6)下面三句话均出自选文结尾段,请选择其中的一句,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①“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
②“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
③“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
。
9、按要求作文
请以“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2)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