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句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这些制造假药的商贩们曾一度销声匿迹,待风声一过,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B.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C.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王明虚心好学,有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缅怀(miàn) 实践(jiàn) 格物致知(zhì)
B.检讨(tǎo) 彷徨(fáng) 一帆风顺(fān)
C.遵盟(zūn) 哲理(zhé) 袖手旁观(xiǜ)
D.恐慌(huāng) 测量(cè) 不知所措(cuò)
3、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连翘/幽悄 弱冠/新冠肺炎 三年五载/载入史册
B.模样/模型 杭州/引吭高歌 间不容发/挑拨离间
C.膘肥/骠骑 拙劣/相形见绌 礼数周到/数见不鲜
D.晦暗/教诲 倔强/强词夺理 缄默无言/节能减排
4、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辐射 照例 怠慢 人情事故 B.撺掇 羁拌 次第 天衣无缝
C.陨石 斡旋 致密 销声匿迹 D.争讼 严竣 枯燥 衰草连天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唐】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1】请根据诗歌的前两句概括雨的特点。
【2】发挥想象,请用自己的话描写出最后两句诗歌的情景。
6、名句默写。
(1)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4)《马说》一文中“食马者”不识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_________》。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___________》。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拴在琴凳上的十年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琴”这个决定的那年,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月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的存款有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琴被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正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的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被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漆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④“嗯!”我怯弱地回答。
⑤后来我明白,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是在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⑥随着钢琴被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的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个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⑦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都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⑧“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她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的老汽车站,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在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学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⑩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从寒风里来的母女先暖一暖。夏天闷热,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⑪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是到头来也什么都没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⑫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⑬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心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⑭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⑮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其他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上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⑯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
⑰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把它轻易地化解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的钢琴比赛,我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⑱我无比感激童年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以后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我的肢体和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⑲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1】依据文章内容,填空。
时间 情节 “我”的心理
4岁半 ① __________________ 怯弱
学琴的十年 往返银川学琴 ②_____________
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③ __________________ 如释重负
多年后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④ 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结合文章,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 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
C. “伴随着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
D. 文中“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束缚,主动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
E. 第⑧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的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辛。
【4】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
链接材料 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业做不好,打!不练琴,打!……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的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出过“一门三北大”的教育奇迹。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狼爸现象”。
9、阅读下面泰戈尔的诗句,按要求作文。
最好的东西都不是独来的,它伴了所有的东西同来。
——泰戈尔
你有什么最好的东西?它又是伴了什么东西同来?请结合泰戈尔这句话的意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以“最好的东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