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二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极一时的《战狼》塑造了冷锋的英雄事迹。(将“事迹”改成“形象”)

B. 暑假快到了,我准备去白云山的地方,游览五福天路.飞龙瀑布等景点。 (删去“的地方”)

C.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起决定作用。(“关键在于勤奋”与“勤奋起决定作用”用一个即可)

D. “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主要参与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和中毒.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的责任。 (主谓不搭配,去掉“参与”)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然(mò) 途(zài) 苍(jìng) 挑拨离(jiàn)

B. 暗(huì)   裂(jūn) 颠(bǒ) 词夺理(qiǎng)

C. 落(zhuì) 劣(zhuó)   汩(gǔ)   戛然而止(jiá)

D. 褓(qiǎng)   寒(jìn) 级(shè)   怒不可(è)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禁(gù)  首(hàn) (yì)  绉(zhōu)

B、胡(zì)  黑(yǒu) 责(jí)  绺(lǚ)

C、解(pōu) 形(qí)  画(mó) 名信(nì)

D、留(zhì) 热(zhì) 红(fēi)  祖母(shù)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句子成分的角度分析“英勇顽强的人民解放军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这句话的主语中心语是“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的”是定语,修饰限制主语中心语。

B.“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赵州桥是著名的石拱桥。”

C.一般来说,祈使句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例如:“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就是典型的祈使句;陈述句的句子结尾常用句号或者省略号,例如:“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

D.《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的作者是卞毓麟,本书属于典型的科普类作品,在介绍天文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思维的启迪。既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一枝安:比喻自己入严武幕府任职,以求暂时的安居。

【1】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对诗中画线句作简要赏析。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1)斯诺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中文译名是《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的“他”是谁( )

他给我的印象是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3)鲁迅《朝花夕拾》的书名含义是“在他的晚年回忆他的童年故事(或从记忆中抄出来)”,而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含义是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高贵的弯腰

张燕峰

①我处在巴黎这个城市最繁华的路。这里有两家比邻而建的大商场,不远处还有一个大型游乐场,每天无论哪个时段,这里都是车水马龙,吸引了不少以乞讨为生的人,他们或残或老或病,令人唏嘘。

一天午后,阳光收敛起它炽热的光芒,柔和地铺满路面和每一个角落。为了享受这明媚而温和的好天气,街上的行人明显比往日更多了一些,熙熙攘攘。

③我匆匆经过这里,看到不远处盘腿坐着一个盲乞丐,头发花白,胡子拉碴,衣衫破旧肮脏,已经看不出最初的颜色。一副墨镜几乎遮住了他半个脸,旁边还立着一根拐杖。面前是一个掉了漆的白铁缸子,里面有几枚硬币。

④走到他身旁时,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随手丢出去。硬币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哐啷”一声,落到了缸底。我依旧脚步匆匆,行走的速度并没有因此放慢一点点,隐约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沙哑干涩的“谢谢”。

⑤就在我昂首阔步前行时,迎面走来一位中年女性。她双手提着沉甸甸的袋子,看上去有些吃力,显然是刚从商场里购物出来。再仔细看,她衣着华丽,妆容精致,面容慈祥,明亮皎洁的眸子里浅浅地荡漾着笑意,像水波潋滟的湖面,美丽、优雅、知性。

⑥只见她走到一个离我较近的老年乞丐面前,弯下腰,半蹲在老乞丐面前。天啊,她要干什么?老乞丐有着蓬乱如鸡窝的头发,千沟万壑的脸上积满了尘土和污垢,双手枯瘦得像鸡爪子,又黑又脏;更吓人的是他没有腿,裸露在外面的残肢处蜿蜒着丑陋的红色疤痕,像一条扭动着的狰狞的蛇。

⑦这时,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她指着自己腰间的坤包,对老乞丐轻声说:“我腾不出手,钱在这里,您自己取吧。”

⑧老乞丐伸出手,大概是看到自己的手又黑又脏,犹豫了一下,就又缩了回来。

⑨那女人笑了:“没事的,您就放心取吧。”

⑩那双沾满污垢的黑手踌躇了几秒钟,终于再次举起来,颤抖着打开那只精巧的小包,哆哆嗦嗦着取出十元钱,然后双手作揖,连声道谢。

那女人直起身,莞尔一笑,摇摇头,从容离去。目送着她的背影穿过马路,拐过街角,淹没在汹涌的人流里,直至不见,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站了很久,很久。

那一瞬间,潮水般涌上心头的是深深的羞愧。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个心地善良、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人,因为我从来都是逢乞必施。可是我帮助他们时从来没有认真关切地注视过他们,不肯为他们停留哪怕一分一秒;而是居高临下地施舍,高高地抛下,留给对方的永远是一个傲慢又冷漠的背影。

而今,这位女士如水般柔软、善良、悲悯,她对贫者推己及人的尊重、信赖、体恤。和她相比,一下就映射出了我内心的浅薄狭隘和自以为是,所有曾经自诩的美好品质在她面前纷纷土崩瓦解,碎成了满地的碎片,怎能不让我汗颜?如此优雅高贵的弯腰,怎能不令我肃然起敬?

走到一个盲乞丐面前,我取出一张纸币,弯下腰,轻轻放到他面前的搪瓷大碗里。

《杂文选刊》2020年5期)

1第②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好处?

走到他身旁时,我从口袋里出一枚硬币,随手出去。硬币在空中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哐啷”一声,到了缸底。我依旧脚步匆匆,行走的速度并没有因此放慢一点点,隐约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沙哑干涩的“谢谢”。

3试揣摩第⑧段中老乞丐此时的心理活动。

老乞丐伸出手,大概是看到自己的手又黑又脏,犹豫了一下,就又缩了回来。

4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④段我给老乞丐钱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也应像“我”一样帮助老乞丐这样的人。

B.中年女性让老乞丐自己到包里拿钱是对老乞丐的信任和尊重。

C.同样给老乞丐钱,老乞丐对我的施舍仅仅是礼貌性地答谢,对中年女性却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尊重。

D.文中写我给老乞丐施舍是为了反衬中年女性对贫苦人的尊重、信赖、体恤,这种助人方式值得肯定。

5本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因为自觉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表达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