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词语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气氛(fēn) 镌刻(juān) 订书器(dīng) 惮精竭虑(dān)
B.着陆(zhuó) 翘首(qiáo) 灶王爷(zào) 畏罪潜逃(qiǎn)
C.挑剔(tī) 锃亮(zèng) 绯闻(fēi) 矫揉造作(jiǎo)
D.匕首(bǐ) 嶂碍(zhàng) 黝黑(yǒu) 正襟危坐(wēi)
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难怪有人说,小小的“冰墩墩”,承载着大使命。
②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无处不在。
③因为它所代表的亲和与热情、友好与自信,也在向世界讲述着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国。
④从会徽到吉祥物,从奖牌到体育图标,北京冬奥会的系列设计,无不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多姿多彩。
A.②①④③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
B.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国巴西是第一个首次承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
C.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新能源汽车能否在补贴取消后获得长足发展,关键看本土企业在技术上取得突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天是青岛海滨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深恶痛疾的事。
D.他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个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
5、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用_______和_______两个字生动形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2】请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古文积累。
(1)按诗文原句默写。
①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②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野望》一诗描写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惆怅孤寂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鹤楼》一诗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前苏联____________,其题目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怀念父亲
汪朝
①今年,父亲去世整整十个年头了。
②现在,我已经习惯了没有父亲的日子,做梦也很少梦见他。
③父亲刚离去的那两年,我在市场上看见他最爱吃的螃蟹,或是在街头水果摊上看见新上市的瓜果,都会眼睛湿润,心里发紧,现在不会了。
④父亲是地地道道的慈父,他爱孩子,只因为我们是他的孩子。和很多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样,父亲一生很坎坷,可我没见过他冲我们发脾气,甚至一次严厉的脸色也没有过。对于我们学习的好坏,工作的优劣,他很少过问,并不是不关心,而是对我们完全尊重。他把自己放在跟我们完全平等的地位上,从没有指派我们为他干过什么事,直到他老了,身体不好了,他依然保持着他的自尊,不愿麻烦我们。
⑤父亲在家里话不多,我不记得跟他有过长时间的很正式的谈话,随便聊天是常有的,但也想不起有什么特别的内容。倒是他跟一些朋友们谈得高兴了,妙语连珠,风趣幽默,满屋都是笑声。哎,那时候可真是高兴啊!
⑥父亲在外面是个作家,可是在家里毫无威信,我们对他没大没小,极其随便,儿女和孙女们都叫他“老头儿”,他欣然接受,并且乐在其中。父亲有些驼背,我和姐姐经常会拍拍他的背,喝道:“站直!”父亲就顺从地勉力把双肩向后扳扳,然后微闭着眼睛,享受着我们的捶捶打打。有些来过我们家的人羡慕地说:“你们家气氛真好。”有的年轻作家或是编辑到家里来,由于不熟识,见到“汪老”很拘谨,我们就安慰他们:“别怕,他在家最没地位了,我们都欺负他!”
⑦我在工厂当工人的时候,一次到同事家去,她父亲下班一进门,呼啦,全家人都涌到正房来了,接提包的、打洗脸水的、拿拖鞋的、倒茶的,各司其职。她父亲擦过脸,坐下来,每个孩子都认真地汇报自己一天的行为,她父亲略作品评,大家才各自散去。我见了这样的场面真是瞠目结舌。回来看看自己的父亲,简直一点“谱”也没有。
⑧父亲表达父爱的方式就是给我们做好吃的,然后看着我们吃。我们爱吃什么他都知道。父亲是自己买菜的,这样他在买菜的路上就可以筹划着怎么做,不过他还是经常要征求我们的意见。时常拎着一块肉到屋里来问:“买了一块牛肉,怎么做,清炖还是红烧?”我们漫不经心地看看那块肉,发号施令:“清炖吧。”父亲就兴冲冲地回厨房做菜去了。有时正写着文章,他会忽然起身去给晾在阳台上的小平鱼翻个面。父亲做菜是有一定之规的,他做的菜不能太“平庸”,得有一些说法,倒不是多讲究,但必须有特点。他常在饭桌上很有兴致地给我们讲各地不同的风味特色,我却只顾大快朵颐,将那些食文化抛诸脑后。不过,在他的影响下,我们什么都吃,乐于尝试任何稀奇古怪的东西,从不挑食。前些时候我和同事一起去吃寿司,回想起多年前,父亲曾用紫菜和米饭、肉松、海米、榨菜、黄瓜丝给我做过这东西,味道清鲜,比起店里的寿司强多了。我才痛感到,原来我们吃过那么多美味的富于意蕴的食物。现在,也只有我哥哥汪朗对父亲美食家的声誉还有所传承。
⑨父亲在家里写文章、写字、画画、做饭、喝酒,我们都已寻常看惯,没觉得有什么特别。那些对他评价甚高的评论文章和印象访谈,他看,我们也看,看了都挺高兴,但丝毫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作用。我们还是和母亲一起攻击他,或者对他的文章乱提意见,横加指责。只要他觉得有道理,就会照着我们的意见修改。父亲的才华、文墨是无法继承的。在一次纪念西南联大的活动上,有人问,为什么在抗战那么困难的条件下,那么短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能够培养出那么多杰出的人才?父亲想了想,很有感触地说了四个字:时运使然。这句话作为父亲的写照也是很恰当的。而我们兄妹三人都性情宽厚,心境平和,那应该是得益于父母的影响和遗传。
⑩在我们家里,说什么都百无禁忌,也常常笑谈生死。父亲晚年,身体精神都不太好,偶尔我也由不得想到他的身后。但只有在父亲去世后,我才觉得我的生命中空了一大块,知道有父亲在,是多么幸福和幸运。父亲这个称呼一般只见诸于书面,一旦这样称呼我们叫惯的“爸”和“老头儿”,其实就已经是“先父”了。父母都还健在的人们,珍惜吧。
(选自《百年曾祺》,天津人民出版社)
【1】“我”眼里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我见了这样的场面真是瞠目结舌。
(2)我们还是和母亲一起攻击他,或者对他的文章乱提意见,横加指责。
【3】第⑧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原来我们吃过那么多美味的富于意蕴的食物”?
【4】从全文来看,父亲的言行对兄妹三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9、任选一题作文。
(1)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够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盘温暖的饭菜,抑或是一次快乐的远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后的哭泣......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
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⑵题目:成长路上, 伴我同行
要求:
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