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B.《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作者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以书信的形式,每次一个话题,探讨读书、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
C.《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包括《谈读书》《谈作文》《谈人生与我》《谈情与理》《谈升学与选课》《谈未来》等。
D.《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磅礴(páng) 糜子(mí) 拾级而上(shí) 怒不可遏(è)
B.寒噤(jìn) 缄默(jiān) 声情并茂(mào) 瞬息万变(shùn)
C.瞥见(piē) 蓦然(mù) 挑拨离间(jiàn) 草长莺飞(yīng)
D.亢奋(kàng) 农谚(yán) 接踵而至(zhǒng) 大彻大悟(ch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哥哥很爱看书,不过他只对漫画书感兴趣,对于文学类书籍总是袖手旁观。
B.他的球技非常棒,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水平,令人称赞。
C.草原上的牛羊在牧民的驱赶下回到了圈里,井然有序,络绎不绝。
D.“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4、对《卖炭翁》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叙事诗通过卖炭翁被剥削、压迫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感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因此卖炭翁埋怨天气寒冷;诗人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C.诗歌第二节中连用“手把”“口称”回”“叱”“牵”一连串动词,将“宫使”仗势欺人、凶残霸道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D.诗人在结尾没有直接议论抒情,将其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因此更深沉含蓄,令人深思回味。
5、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乙)江亭夜月送别①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C.(乙)诗前两句以“烟笼”“月移”写送别后景色的深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朦胧伤感的离别情绪中,寓情于景,景中见情,间接抒发了离情。
D.(乙)诗末句“寒”字仅写出诗人在“此夜”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全篇虽然不见“送”“别”字,也不见一个人,但诗人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
【2】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3】王勃的这两首送别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来简析
6、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7、阅读名著《傅雷家书》节选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好孩子,安安静静地准备出国罢。一切零星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帖。行前必须把带去的衣服什物记在“小手册”上,把留京及寄沪的东西写一清帐。想念我们的时候,看看照相簿。为什么写信如此简单呢?要是我,一定把到京时罗君来接及到团以后的情节描写一番,即使借此练练文字也是好的。近来你很多地方像你妈妈,使我很高兴。但办事认真一点,却望你像我。最要紧,不能怕烦!
①从上面节选文字中,你可以读出一个怎样的傅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文是洋溢着父子深情的家书,耐人寻味,深切感人。和一般的讲道理的文章比较,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太空电站,让太阳隔空“来电”
①2019年春节期间,一则短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日前,我国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在重庆启动建设。如果有了太空电站,许多开电动汽车回家过年的人就不用担心中途没有充电桩了,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隔空充电”。
②太空电站由太阳能发电装置、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地面接收和转换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其工作程序是:先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之后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会将电能转换成微波或激光向地面发送,地面接收系统接收到空间传输来的波束,再通过转换装置将其转换成电能后接入电网。
③建太空电站的技术原理现已没有太大问题,但还有不少关键技术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太空电站的两大核心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另一个就是如何将重达数千甚至上万吨的电站组件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去。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可以通过能量转换及发射装置来实现。第二个问题则对新型运载、新型材料、超大型航天器结构及控制、在轨组装维护等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电站组件的质量可达千吨,长度能达千米,功率为兆瓦级,寿命需要在30年以上。
④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不少太空电站的建设方案,对未来设计出实用的太空电站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这些国家之所以把目光瞄向太空,是因为看中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地球同步轨道太空电站所获取的能量效率可达到地面光伏电站的35倍,且能实现空间向地面进行能量的定点传输。因此,建设太空电站,可有效利用太阳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⑤此外,太空电站在地面偏远地区供电、紧急供电、航天器供电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还能减缓大气雾霾,从而起到环境调节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太空电站是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圈最直接、可实现的方式,比开发月球氦-3能源的难度要小得多。
⑥为此,我国正积极研制太空电站。我国在太空电站总体规划、概念方案和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带动了大型空间结构、空间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创新的多旋转关节太空电站方案。该方案得到国际顶级专家的认同,并获得世界太空电站设计竞赛第一名。
⑦我国在太空电站方面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前列。如能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我国将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电站的国家。
(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1】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⑤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太空电站,能实现电动汽车随时随地充电。
B.将电站组件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现已没有太大问题。
C.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太空电站的建设。
D.我国已启动太空电站实验基地的建设,并有望成为首个建立有实用价值的太空电站的国家。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禅师的院子开满菊花。一天,有人向禅师要花,禅师答应了,于是更多的人前来要花。不久,院子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弟子说:“真可惜,这里本应该满园花香,可瑞连一株菊花都没有了。”禅师笑着对弟子说:“你想想,三年后一村菊香,这样岂不是更好?
请你根据上面这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或联想,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