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玉林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B.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C.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因为”)

D. 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删去“使”)

2、下面文化文学常识或文体知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B.《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有删节。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C.合理的说明顺序,有助于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D.在《桃花源记》一文中,作者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3、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夸张)

B.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设问)

C.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拟人)

D.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比喻)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承   /而不舍   词夺理/人所难

B./   选/拨离间   其实/员辽阔

C./竹   力/怒不可   天衣无/凶化吉

D.服/游   /级而上   神迷/丽多姿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把握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伐 薪 烧 炭 南 山 中

(2)可 怜 身 上 衣 正 单,心 忧 炭 贱 愿 天 寒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3)《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6)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

(7)杜甫心系天下苍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唯愿人民安居乐业。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苏轼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如果让你从必读名著《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重新阅读,你会选择哪一部,并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说说理由。(120字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新闻摘要)

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又曾两度提及此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

(权威调查)

调查一: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民阅读的氛围浓厚,阅读几乎成为大部分受访者生活的必需品。大部分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阅读,每天阅读多于1小时的比例更是达到36%。近一半受访者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过去一年的阅读量达10本以上图书,几乎是一个月一本。在阅读载体的选择上,电子阅读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使用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可大幅度提升阅读总量,72%的Kindle用户全年阅读总量超过12本,其中50% Kindle用户的年阅读量超过24本。

调查二: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利用“上下班或出差途中”等零散时间阅读的比例明显上升,2014年利用零散时间阅读的受访者比例达39%,而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29%。

调查三:数字化阅读趋势在亚马逊“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得到了体现,2014年看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达78%,相比2013年增长11%。从亚马逊中国销售数据来看,2014年Kindle书店电子书下载量是2013年的3倍。在电子书阅读介质上,Kindle成为除手机外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书阅读器。从调查反馈中发现,Kindle使用者80%集中在18-35岁之间,Kindle使用者每次的阅读时长为65分钟左右。读者购买、阅读电子书的主要原因是“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而读者最看重的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前三名为“快速翻书功能”、“内置智能词典”、“跨设备无间断阅读”。

(网民心声)

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优秀的领导人都不遗余力地倡导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历来有“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为什么?因为书籍积累了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积累了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经验,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例证,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

(媒体观点)

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就需要出版部门转变观念,不是只有阅读纸质书籍才叫阅读。我们是不是该将更多纸质书籍的精彩内容搬到网络上?网络上的电子书不少内容低劣,这何尝不是传统出版部门的拱手相让?我们是不是也该依据年轻人的阅读喜好,多创作短小精悍的优秀作品?是不是也能出版更多的正规电子书?

1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

A. 近一半受访者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过去一年的阅读量达10本以上的图书。

B. 在电子书阅读介质,目前Kindle成为除手机外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书阅读器。

C. 调查反馈Kindle使用者80%集中在18-35岁之间,他们每天的阅读时长为65分钟左右。

D.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2阅读(权威调查), 概括出目前我国全民阅读呈现的三个特点。

3阅读(网民心声)和(媒体观点),简要陈述我国领导人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就“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向出版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根据材料与要求写作。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改变着我们的习惯和观念。它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困扰。在你的身边,有哪些与手机有关的事情?这些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

请以“手机”为题,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写一篇故事。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