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束缚 翡翠 川流不息 怒不可恶
B.扶植 赋予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帷幕 模糊 世外桃园 人情事故
D.骨骼 严峻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想着那美妙的乐声。
B. 这幅苏绣作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C. 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话,可是当看到严厉的班主任时,都销声匿迹了。
D. 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
B.南吉市中心城区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
C.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D.学期结束前的法制报告会非常好,它对防止青少年犯罪起了重要的作用。
5、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
(苏轼)
落日绣卷帘,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③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④,未解庄生⑤天籁⑥,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张偓佺:张怀民字偓佺,谪居黄州,坦然自适,在其宅西南江边筑亭,作为陶冶性情之所。苏轼贬黄州后,与张怀民心境相同,为张怀民的亭台取名“快哉亭”,并以此词相赠。②平山堂:在今江苏扬州市瘦西湖蜀冈法静寺内,是苏轼的老师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年间修建。③醉翁:指欧阳修。④兰台公子:指战国时代楚国兰台令宋玉。宋玉陪同楚襄王游兰台之宫时,曾将风分为“雄风”与“雌风”以讽谏楚王。⑤庄生:指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⑥天籁:《庄子·齐物论》中曾有“天籁”“地籁”“人籁”的议论。天籁,指自然界的声响。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知君为我新作”两句,是说知道你为接待我而修建了这座亭台,亭台窗户涂抹了青色和红色的油漆。“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
B.“长记平山堂上”三句,描写曾在扬州平山堂观赏过的江南山色,旨在表现作者对江南生活的深深怀恋。
C.作者描写的对象主要不在“快哉亭”本身,其着眼点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
D.这首词把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时,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世界。
【2】写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并简要赏析。
6、默写填空。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1920至1954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人的影响,确非我们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那种哄闹取乐的玩艺儿,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楼适夷高度评价这部作品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__________,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阅读了这部书后,你能看出书中的父子之间除了血肉相连的父子关系,还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所认识的一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请你写出向她推荐这部名著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 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戏途中 B. 渔火点点 C. 月夜行船 D. 水乡夜景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 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 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 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作用?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夸张。夸张的手法,写了山的连绵不断特点。
B. 夸张。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船行的速度快。
C. 比喻。运用比喻的手法,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的速度快,衬托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D. 比喻。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了山的高大、连绵不断的特点。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每天会经历很多的事,遇到不同的人,看到很多美妙的风景。人、事,有时候也是一道风景。是的,总有一些风景驻留心田,回味悠长,值得分享。
以“留在心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否则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