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欲穷其林 其中往来种作
B.复前行 复行数十步
C.便舍船 屋舍俨然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引凄异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茅飞度江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
B.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躁呼不得。
C.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琴瑟友之(亲近)《关睢》②蒹葭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蒹葭》
B.①式微式微,胡不归(昏暗)《式微》②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昏暗)《式微》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桃花源记》 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慢慢地)《核舟记》
D.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小石潭记》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穿透)《小石潭记》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B.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C.在读书汇报会上,李阳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眼儿媚①
宋代:王雱②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③,归梦绕秦楼④。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注释)①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②王雱(pāng):文学家、道学、佛学学者。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之子。他身体虚弱缠绵病榻,于是与妻子分居,让妻子单独住在楼上。王安石做主把他的妻子重新嫁给了别人,王雱因怀念妻子而为她写了这首词。③难重省:难以回忆。省(xǐng):明白、记忆。④秦楼: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所居之楼。此指王雱妻独居之所。
【1】下列有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上片第一句“杨柳丝丝弄轻柔”,柳条将舒未舒,可见季节是在初春。“弄轻柔”写杨柳在春风中轻摇的柔美,分外点出垂柳初萌时的细软轻盈、盎然春意。
B.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雨”“雪”都是名词活用作形容词,这句的意思是说,海棠的花瓣还未像雨点般坠,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经如雪花般纷纷飘落。
C. 清人黄了翁:“此词亦为日月易逝而事多不偶,托闺情以写意耳。”“一半春休”在韶华易逝的感喟中,词人不禁触目生愁。
D.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原来有一段值得留恋、值得追怀的往事。但是年光不能倒流,历史无法重演,旧地又不能再到。表现了伤离的痛苦和不尽的深思。
E. 整个下片的意思是说,尽管一切的梦幻都已失落,然而自己内心缠绵不断的情意依然专注在那个可人身上,真是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境界。
【2】有人认为“烟缕织成愁”出语新奇、耐人寻味,“织”字功不可没,请你简要分析。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②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借花自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1920至1954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人的影响,确非我们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那种哄闹取乐的玩意儿,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1)片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片段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8、现代文阅读
大师
①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②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③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④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⑤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⑥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⑦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
⑧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
⑨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
⑩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 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⑪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1】阅读文章,根据提示填写。
故事情节: 接了桩大买卖 → → 想起母亲,感受母爱→ 成为大师
↓ ↓ ↓ ↓
心理状态: → 沮丧 → 感动 →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3】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石匠认为这是一次提高自己雕刻技艺的机会。
B.第⑤段中“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一句,说明石匠雕出的人像只是形似,而缺少神韵。
C.第⑧段写财主“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苦起来”,“一下子”表现出财主看到人像立刻被打动了,从侧面表现了石匠的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D.文章最后一段,借别人之口说出“你的名字就叫大师”,既起到点题的作用,同时又收束全文。
【4】如何才能成为大师?联系全文,谈谈你的感悟。
9、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景;风起云涌,山高水长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间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者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