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示兔和狼的牙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狼的牙齿
B.A是门齿,C是臼齿
C.人类牙齿的分化更接近甲
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与消化食物的能力
2、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中,有一条“万里长城”——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地球上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消逝。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整个灭绝时间表大大提前。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目前世界上平均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这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在( )
A.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B.生物繁殖速度下降
C.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
D.珍稀动植物的死亡
3、成年黑猩猩模仿人类,把箱子叠起来够高处的香蕉。下列行为与这种行为同属一类的是( )
A.蜜蜂筑巢、蜘蛛结网
B.鱼类洄游、大雁南飞
C.孔雀开屏、鸟类孵卵
D.鹦鹉学舌、海狮顶球
4、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把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治管理
B.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治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治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治管理
5、鸡卵中,为雏鸡发育提供营养的主要结构是( )
A.卵壳
B.气室
C.卵黄
D.胚盘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
【1】正常情况下观察一定距离内的物体,人体通过调节的凸度,可以使物像始终落在。( )
A.②;⑥
B.③;⑥
C.②;⑤
D.③;⑤
【2】近视在青少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矫正时可佩戴( )
A.凸透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反光镜
【3】“预防近视,科学护眼。”下列做法不利于预防近视的是( )
A.连续用眼1小时要休息几分钟
B.读写姿势要正确
C.坚持做眼保健操
D.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7、乌鸦吃完塑料盘中的米饭后,模仿人类的行为把塑料盘叼到垃圾桶中。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下列动物行为与此相同的是( )
A.蜘蛛结网
B.婴儿吮吸
C.鹦鹉学舌
D.大雁南飞
8、翱翔在大海上的海鸥,原本以捕食鱼类为生,但随着人类对海鸥的喂食,部分海鸥开始主动抢夺人类的食物,下列有关海鸥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鸥捕食鱼类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B.海鸥抢夺食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C.海鸥的“抢食”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环境
D.海鸥的“抢食”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消退
9、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0、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通过生活经验获得
B.高等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D.学习行为是与生俱有的
11、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种现象是有生物学依据的。与“十八变”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物质是( )
A.卵巢、雌性激素
B.子宫、月经
C.睾丸、雄性激素
D.子宫、雌性激素
12、近期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事件引发了全球生物保护的热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球所有大熊猫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为更好地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生物,应全部进行人工养殖以达到保护地最佳效果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3、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靠尾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
C.“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14、血液循环过程中,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 )
A.肺动脉
B.心脏
C.肺部毛细血管
D.组织处的毛细血管
15、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可使“眼球”呈现黑色、蓝色、棕色
B.②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见光明
C.③处形成物像,是产生视觉的部位
D.④内含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
16、请指出下列均为遗传病的一组是( )
A.糖尿病、大脖子病、侏儒症
B.坏血病、夜盲症、佝偻病
C.新冠肺炎、流感、艾滋病
D.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色盲症
17、蚯蚓的体壁上的黏液经常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的( )
A.运动
B.呼吸作用
C.吸收营养
D.排泄
18、下面关于动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蚯蚓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体节组成,身体后端有环带
B.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但蚯蚓和蜗牛有运动器官—足
C.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蛔虫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D.蚯蚓属于线形动物对人类有很多益处,但不是所有的线形动物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19、“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身体分节,能够运动,属于节肢动物
B.蚯蚓挖穴松土仅靠刚毛完成运动
C.蚯蚓是靠气门进行呼吸的
D.雨后蚯蚓爬上地面,是为了呼吸
20、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
A.脑容量增加
B.群居生活
C.奔跑飞快
D.后肢粗壮
21、近亲结婚是指________代以内有共同的祖先的男女婚配。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________的发病率。
22、有证据表明,直立人最早用_______,并开始_______。
23、生病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有些病是由于自身因素等引起的,没有______性;有些病是人体受到_____、病毒或寄生虫等生物引起的,并且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属于传染病。
24、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藻类植物生活在______或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大多数体内有______,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______。
25、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上图的C应填写 (生物名词);请把上图中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补画完整。
(2)图中的“”代表 ,A和a代表 。
(3)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的 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4)人体的正常受精卵中含有 条染色体。
(5)母亲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父亲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26、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______ 行为和 ______ 行为两大类.
27、利群商场一楼的珠宝柜台做促销活动,顾客花十块钱买一只活的珍珠蚌,现场剖珍珠,好的穿项链,品相差的免费磨成珍珠粉.有一位顾客要求商家把贝壳外的“黑皮”磨掉之后,把贝壳也磨成了“珍珠粉”.你认为他这种做法明智吗?_____,为什么?_____.
28、18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_________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环境的_________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29、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应当包括三个层次:_____的多样性、____的多样性、___的多样性。
30、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_______能力,但是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等条件有一定的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_______和_________等进行生存斗争。
31、连线:
32、家蚕和蝗虫都是昆虫,它们的发育过程都是完全变态.____
33、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表:
地区 | 浅色桦尺蛾 | 深色桦尺蛾 | ||
释放数 | 回收数 | 释放数 | 回收数 | |
工业污染区 | 64 | 16 | 154 | 82 |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 393 | 154 | 406 | 19 |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 ______ .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 ______ .
(3)在工业污染区, ______ 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 ______ 则是有利变异.
(4)这种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______ .
34、荠菜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野菜,它的“一生”如下图所示。
(1)一棵荠菜植株的②、③、④属于结构层次中的_____。
(2)荠菜开花后,花药中的_____散出,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经过传粉和双受精形成③。将③纵切,发现里面含有多枚种子,由此推测,一个子房中含有多个_____。
(3)发育为幼苗中茎和叶的是④中的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