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广场公园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②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天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③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④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A.③②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②④①③
2、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华尔街日报》称,部署干扰通讯和雷达系统的装备,将增强中国声索南海主权的能力,阻止美国在争议地区的军事行动。
B.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到,我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四项重大举措。
C. 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的城市,应该注意防止出现过分发展服务业、消极发展工业的趋势。
D.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移动支付功能让电子社保卡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钱包”。
B.中国有句古话“严师出高徒”,但是调查却显示,如今的家长更希望老师平易近人的。
C.面对赛场内外各种各样的困难,女足教练和队员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奉献出天衣无缝的表现。
D.看台上还在嘘个不停的球迷都愣住了,他们的嘘声戛然而止。
4、下列短语中和其它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祖国万岁
B.品质优良
C.天气晴和
D.思想品质
E.成绩好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①
[北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②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③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①此为秦观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②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③便做:纵使。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之上片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抒发愁情别恨。
B. “西城杨柳弄春柔”是纯景物描写,意思是西城杨柳轻轻地逗弄着春天,并无其他深意。
C. “弄春柔”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
D. “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柳”“飞絮”既表明秋景逝去,又表达忧愁悲伤心情。
B. “恨悠悠,几时休”两句照应了前文的“泪难收”“水空流”两句。
C. 这首词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D. 这首词既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韶华已逝、漂泊离愁之情。
6、诗文名句积累。
(1)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花有德,人有品。我们应该如出水之莲,保持高洁质朴的品性,正如周敦颐《爱莲说》所说: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一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________,________”(《〈孟子〉三章》)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_的名作《_________》。
(2)“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结合全书,用简要的语言把“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中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内容概括出来。
[资料衔接]
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3)选文有着精彩的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句子,请找出一句自然环境描写或社会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1】第③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爸爸的形象。
【4】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是个过渡段,主要引领下文内容,文章结构十分严谨,脉络清晰。
B.第④段写爸爸高兴得流泪是因为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C.陆游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放在第③或④段语境中也合适。
D.第⑥段写爸爸喃喃吟诵杜甫的诗,联系上下文的情境,其中一定有“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之句。
9、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说:“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它)。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想想别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诗歌除外)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