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德宏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尘埃   盘璇   沟壑   不甚了然

B.俯瞰   歇息   诞生   美不胜收

C.变幻   骨骼   魅力   格物至知

D.诬蔑   惟幕   抉择   强词夺理

2、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偶)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D.鸟儿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拟人)

3、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关山月》)

B.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除夜》)

C.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D.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4、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里山清水秀,花香鸟语,宛若世外桃源

B. 他生活上不修边幅,工作起来却一丝不苟,非常投入

C.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D. 突然有人横穿马路,这辆小汽车急忙戛然而止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文阅读

明发房溪

杨万里

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

【1】第一、二两句诗中写出了路边的梅花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的第三、四两句将梅花人格化了,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卖炭翁》一诗中抒发主人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

(6)《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的教育观念。

B.《傅雷家书》是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篇篇家书都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傅雷教育傅聪的人生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傅雷家书》中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是一场短跑。

(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大家对你的欣赏,妈妈一边念信一边直淌眼泪。你瞧,孩子,你的成功给我们多大的欢乐!而你的自我批评更使我们喜悦得无可形容。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么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从选段中你看到家长傅雷对儿子的最大期望是什么?真切的劝告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回忆老师陈寅恪

①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

②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

③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我同一群学生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我向地谈起她当年“逐客”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记,我们相视而笑,有会于心。

④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寅恪师这种实事求是的学风,影响了我的一生。

⑤在清华时,除了上课以外,同陈师的接触并不太多。我没到他家去过一次,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之流中,会见到陈师去上课。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⑥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这里,我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真是无巧不成书,我的德国老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同寅恪先生在柏林大学是同学,同为吕德斯教授的学生,这样一来,我的中德两位老师同出一个老师的门下、有人说“名师出高徒”。我的老师和太老师们不可谓不“名”矣,可我这个徒就不太“高”了,忝列门墙,言之汗颜。但不管怎样说,这总算是一个中德学坛上的佳话吧!

1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安然无恙”具体指什么?

2选文第③段较为详细地叙写冰心先生有何用意?

3依据选文,陈寅恪先生对“我”有哪些影响?

4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难免有“不容易”的时候:有的“不容易”是外因带来的繁复、艰辛、曲折……有的“不容易”来自内心的难堪、纠结、胆怯……做好一分职业,兑现一句承诺、改变一种习惯不容易,道一声抱歉、解一个心结、登一次讲台,可能也不容易。有的“不容易”通过努力最终圆满,有的“不容易”竭尽所能也难如愿。或许正在经历,或许已成过往,“不容易”带来的种种感悟,值得珍藏。

请以“ 真不容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标题补写完整;

②表达真情实感;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